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不耐煩、勸止等意思。如:「走了,還談這些幹什麼?」、「別哭了,事情會好轉的。」、「好了,吵了一天還不夠!」
食指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釋義2 2.出處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釋義指有美食可吃的預兆。 2.出處《春秋》 3.故事內容有一天早晨,公子宋和公子家一起去朝見鄭靈公。突然,公子宋的食指躍躍跳動起來,公子家覺得很奇怪,公子宋說﹕【每次我的食指跳動,那天必有異味可嘗;像前次我出使晉國,嘗了石花魚的鮮味;後來出使楚國,又嘗到了天鵝的美味,不知道今天又能嘗到什麼好吃的東西?】兩人進了朝門時,就聽說楚人送來了一隻大黿,靈公命人烹煮,準備和朝內的大夫們一起嘗嘗。公子宋及公子家聽了,不禁相視...
得過且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過且過」說的是一種能夠過得去就暫且過下去的生活態度。在宋代大詩人陸游的〈雜詠〉詩中,有一首寫到自己:「得過一日且一日,安知今吾非故吾?袖手明窗讀《周易》,不辜香飯一齋盂。」意思是說自己閒散下來,就這樣一天天過著,不過這樣的生活也不錯,能夠在明窗下靜讀《周易》,倒也不辜負那還能吃到口的香噴噴的飯。這裡的「得過一日且一日」,一般以為可能就是「得過且過」一語的典源。關於這句成語有個有趣的傳說: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寒號蟲》中記載:在五臺山上有一種鳥,每當春夏,全身羽毛絢麗豐滿,相當美麗。這時牠的叫聲聽起來好像得意地說:「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可是到了秋冬時,牠的羽毛全部脫落,變得十...
物以類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類聚,物以群分。” 故事 春秋戰國時,齊宣王招告天下賢士來幫助他治理齊國。有一個叫淳於髡的賢士在一天內給他推薦了7個有才能的人,齊宣王經過問答,果然個個本領高強。齊宣王覺得非常奇怪,就問淳於髡說:“我聽說人才是很難等到的,在千里之內的土地上,如果能找著一個賢士那不得了了。現在你卻在一天之內,推薦了7個賢士,照此下去,賢士不是多得連齊國都容納不下了嗎?”淳於髡聽後說:鳥是同一類的聚居在一起;獸也是同一類的走在上道。要找柴胡和桔梗這類藥材,如果到窪...
蜀犬吠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今雲南石屏縣異龍湖東流,注入盤江。 (4) 百蠻:中國南方蠻族的總稱。 (5) 靡日不雨:指每一天都在下雨。靡,音ㄇ|ˇ,無。雨,音ㄩˋ,此作動詞,指下雨。 (6) 霶然:水湧出的樣子,用來形容雨勢不斷。 (7) 爰:音ㄩㄢˊ,發語詞,無實義。 (8) 霖霪:久雨不斷。 (9) :音|ㄣˊ,犬吠聲。〔參考資料〕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據《柳宗元集.卷三四.書》引)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予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
魚目混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花月痕˙第十七回:他道你是魚目混珠,你該罰他鍾酒。1.傳說,很久以前,在楚國有一個人名叫陳紹,有一天,他從市集買了一顆珍珠。這顆珍珠又圓又大,光彩奪目,著實是人見人愛。 陳紹有一個鄰居,名叫林茂。某一日,林茂在市場撿到一顆魚眼珠,自以為是一顆珍珠,於是便鄭而重之地收藏起來。 一年後,村裡有一個富翁生了重病,郎中開了藥方,需要用珍珠做藥引子,於是富翁家便出高價到處蒐購珍珠,而且是愈大的,價錢愈是高得令人咋舌。 陳紹知道後,就把自己收藏的珍珠拿了出來,又聽說林茂家也有一顆,便約了他一起拿到富翁家去賣。到了富翁家,兩顆珍珠...
一鳴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韓非子.喻老》載,春秋時楚莊王雖然已經即位三年,但是卻看不到他積極處理國事,因此大臣們都非常擔憂。有一天右司馬打了個比方對莊王說:「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南面的山丘上,三年之中,不但沒有拍動翅膀,甚至不飛也不叫,靜得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是什麼鳥啊?」楚莊王說:「那可不是隻平凡的鳥,他雖然不飛,要飛一定沖上高空;目前雖然沒叫,要叫一定震驚天下,你寬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過了半年,楚莊王親自處理政事,對於不合理的事項加以廢除,另外又制定出法令規章,同時誅殺了五個大臣,提拔六個處士,把楚國治理得非常強盛,而楚莊王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鳴驚人」,用來比喻平時沒沒無聞,突然有驚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絕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就結成三尺厚的冰層。語本漢.王充《論衡.狀留》:「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後比喻事況的造成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如:「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感情的決裂,也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的。」
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河之水,源於雪山,春夏冰雪溶則水盛,秋冬冰雪漸凝,江河水則漸少。比喻情況日漸衰微,一天不如一天。《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而今的人,可謂江河日下。這些中進士、做翰林的,和他說到傳道窮經,他便說迂而無當。」《老殘遊記二編》第八回:「再要刑法加重,於心不忍,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
蒸蒸日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天一天興盛發展,形容事物不斷地進步發展。※語或出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卷一三.世宗停止浙江鄉會試》。 △「隆隆日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