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122-123。註2:動物大驚奇,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頁272。
盛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氣凌人」原作「盛氣臨人」。典故出自宋代樓鑰《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一文。文章中提到當時戶部侍郎李椿年建議重新丈量民田的經界,朝廷選派汪大猷擔任龍游縣的覆勘官。當時李椿年的規定十分嚴峻,凡是丈量過的田,重新勘驗,如有隱藏,不論多少,一律處以黥刑,流放到遠方。因為氣勢壓迫於人,所以人民縱有不服,也沒有敢跟他對抗的。後來「盛氣凌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驕橫的氣勢壓迫別人。但是這條成語也有人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君。」據《南史.卷一九.謝晦列傳》,南朝宋謝...
腰纏萬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身無分文、不名一文、不名一錢、囊空如洗
一心一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指揣測上司的想法,與上司同心。「一心一意」就表示同心同意的意思,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他不拘一文二文,常自喜不吝捨。他妻子見慣了的,況是女流,愈加信佛,也自與他一心一意,雖是生意淺薄,不多大事,沒有一日不捨兩文的。」「一」也有專注的意思,因此後世也用「一心一意」表示心意專一之意。如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指兩人的情感濃厚、專一,無窮無盡,用如膠似漆都無法形容。後來「一心一意」這個成語就從「推一心,任一意」演變而出,被用來表示同心同意或心意專一,毫無他念的意思。
出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撰作的詩文,方才脫稿。《陳書.卷二六.徐陵傳》:「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傳寫成誦。」
點石成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道家仙術。用手指或靈丹將石頭點化成黃金。《西遊記》第四四回:「我那師父,呼風喚雨,只在翻掌之間;指水為油,點石成金,卻如轉身之易。」《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鍾離先生恐他立志未堅,十遍試過,知其可度。欲授以黃白秘方,使之點石成金,濟世利物。」
蝙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44、45。註2:動物大驚奇,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頁240。
水滴石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為大問題。例如在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記載一個故事:張乖崖當崇陽令時,因為發現管理府庫的官吏夾帶一文錢出來,於是判處杖刑,但是他不服,張乖崖就提筆寫下判例:「雖然每天只偷一文錢,但一千天之後就有一千文錢,日積月累就會變成為數可觀的一筆錢,就像用繩子磨擦木頭久了也會斷,水不間斷的滴在石頭上也會有穿透的一天。」
人浮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人浮於食注音︰ㄖㄣˊ ㄈㄨˊ ㄩˊ ㄕˊ漢語拼音︰rén fú yú shí釋義︰人的才幹超過所得的俸祿。見「人浮於事」條。 01.《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源) 參考詞語︰食浮於人注音︰ㄕˊ ㄈㄨˊ ㄩˊ ㄖㄣˊ漢語拼音︰shí fú yú rén釋義︰所得的俸祿超過人的才幹。見「人浮於事」條。 01.《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於人也,寧使人浮於食。」(源) 02.宋.蘇軾〈謝量移汝州表〉:「伏念臣向者名過其實,食浮於人。兄弟並竊於賢科,衣冠或以為盛事。」-->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那兒飛”。胡適還認為《嘒彼小星》一詩是描寫妓女送鋪蓋上店陪客人的情形。李敖認為《詩經》中《蹇裳》一文中最後一句是“狂童之狂也且”,是指“狂童之狂也,且”的意思,白話為“你這小子神氣什麼,!”李敖:《狂童之狂也,雞巴》,《中國性研究》;朱熹在《詩集傳》裡亦說:“狂童之狂也且,亦謔之之詞。”現在對詩經的研究更多用來考察古今音韻的不同,或者用來研究上古時期的歷史。而古今研究《詩經》的著述更是汗牛充棟。 詩經的開篇 詩經裡開宗明義的第一首詩歌是《國風·周南》中的《關雎》。這首詩是一首愛情詩,描寫了兩個青年男女互相思念的美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