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京師紙貴注音︰ㄐ|ㄥ ㄕ ㄓˇ ㄍㄨㄟˋ漢語拼音︰jīng shī zhǐ guì釋義︰猶「洛陽紙貴」。見「洛陽紙貴」條。 01.《北齊書.卷三六.邢邵列傳》:「自孝明之後,文雅大盛,邵雕蟲之美,獨步當時,每一文初出,京師為之紙貴,讀誦俄遍遠近。」 參考詞語︰都中紙貴注音︰ㄉㄨ ㄓㄨㄥ ㄓˇ ㄍㄨㄟˋ漢語拼音︰dū zhōng zhǐ guì釋義︰猶「洛陽紙貴」。見「洛陽紙貴」條。 01.唐.元稹〈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牓後相賀〉詩:「都中紙貴流傳後,海外金填姓字時。」 參考詞語︰紙貴洛城注音︰ㄓˇ ㄍㄨㄟˋ ㄌㄨㄛˋ ㄔㄥˊ漢語拼音︰zhǐ guì luò chéng釋義︰猶「...
莫逆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是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在《莊子》一書中對生命的認識有許多闡述。例如在〈大宗師〉一文裡,記述子祀、子輿、子犁、子來等四人,互相談論道:「誰能把『無』當作頭,把『生』當作背脊,將『死』當作尾脊骨,或者是有誰能知道死生存亡是同為一體的,我就與他做朋友。」結果四個人都心領意會於生命來自於無而至於有,最後又歸於死亡─即無。因而四人相視而笑,彼此心意相通,遂結為至交好友。後來「莫逆之交」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意相投、至好無嫌的朋友。
柳暗花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色。就是因為陸游的這兩句詩,後來「柳暗花明」可以用來比喻絕處逢生,忽現轉機。梁啟超〈外交歟內政歟〉一文有段話說:「我們讀西洋史,真是越讀越有趣,處處峰迴路轉,時時柳暗花明。」用的就是這個比喻義。
吳牛喘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27-128,幼獅文化事業公司(2)世一標準字典編輯委員會,「成語大辭典(上)」,p.298,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望梅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水滸傳》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見一文也無,提甚三五兩銀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59-106,幼獅文化事業公司(2)世一標準字典編輯委員會,「成語大辭典(上)」,p.371,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風塵僕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塵僕僕」係由「風塵」及「僕僕」二語組合而成。 「風塵」是出自漢.秦嘉〈與妻書〉。秦嘉,字士會,東漢隴西人。桓帝時,秦嘉為郡上計簿吏,因此須向中央報告該郡境內所有統計數據。有次,妻子徐淑因病返回老家,來不及當面告別,於是互贈詩文抒發思念之情,《玉臺新詠》即收錄有秦嘉〈贈婦〉詩三首。〈與妻書〉一文裡提到「當涉遠路,趨走風塵。」寫的是:出差的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
隨波逐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波逐流」字面義是順著水流而行,引申為人順著環境潮流行事,最早的源頭是屈原的〈漁父〉一文。屈原是戰國時楚國大夫,後因受讒言被流放至江南,作〈漁父〉一篇以申己志。〈漁父〉使用設問的方式,假託一名江邊漁父與屈原對話,用以表達他不願同流合污的心聲。文中寫到屈原在被放逐後,披頭散髮,形容枯槁地在江邊行走。有一位漁父看到他,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怎麼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為舉世皆濁只有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不見容於朝廷,所以被放逐於此。」漁父便問:「自古以來,聖人都能隨環境變化調整自己,既然舉世皆混濁,何不淈其泥揚其波呢?」「淈」(ㄍㄨˇ)是擾亂而使其混濁之意,「淈其泥揚其波」就是要屈...
醉生夢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醉生夢死」是用來形容人的生活目的不夠明確,恍恍惚惚,好像是喝醉或在睡夢中。宋代大儒程頤在〈明道先生行狀〉一文中,譴責當今學者說:「雖才高明智,膠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而這一切,乃源自於「道之不明」。正道無法彰明,則「邪誕妖異之說」橫行,迷惑人心,掩蔽良能,即使是聰明之士,亦因受異端邪說的蒙蔽,以致於心智無法清明。「醉生夢死」就用來比喻人糊裡糊塗地活著。另一位宋代大儒朱熹亦曾說過:「『百姓日用而不知』,便是不知所謂發生,亦不知所謂收斂,醉生夢死而已。」(見《朱子語類.卷一一六.朱子.訓門人四》)朱子認為一般人這樣一日過一日,懵懵懂懂,對一切事物的發生都不知其所以然,此即所謂「醉生夢死」...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40-41,幼獅文化事業公司(2)世一標準字典編輯委員會,「成語大辭典(上)」,p.60,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