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徒四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只剩四面牆壁。形容家境貧困,一無所有。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我亦卜居者〉詞:「好在書攜一束,莫問家徒四壁,往日置錐無。」《孽海花》第三回:「那時正是家徒四壁,囊無一文。」也作「家徒壁立」。
難能可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能將不容易做到的事做成,當然就顯得更加有價值,更加珍貴,故有「難能可貴」之語。宋人蘇軾在〈荀卿論〉一文中,便讚美「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為「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意思是說:孔子弟子中的三個傑出人才,子路性格勇敢,行事義無反顧;子貢反應迅捷,遇事機敏能辯;冉有多才多藝,處事左右逢源。他們擁有的才幹,都是普天下難以尋求而彌足珍貴的。另外,與蘇軾同為宋代的另一位文學家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卷一四.記文》中,亦有「允矣難能,誠哉可貴」之句,將「難能可貴」這個成語拆解置於兩個句子中,但意思同樣是「難以尋求,故而可貴」。
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陳出新」原作「推陳致新」。宋代費袞《梁谿漫志》論及對同朝張文潛〈粥記〉一文「勸人每日食粥以為養生之要」的看法。起初,他認為這個主張很可笑,但是在看過《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的記載:陽虛侯的宰相趙章生病,名醫太倉公淳于意診斷五天後就會死,可是到第十天才死,這是因為趙章平日喜愛吃粥的緣故。又看到蘇軾的書帖上寫:「夜裡肚子餓,吳子野勸我吃白粥,說是可以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利於橫膈和調養胃。」才相信張文潛的言論。後來「推陳出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排除老舊的,創造出嶄新的事物或方法。《明史.卷一六四.范濟列傳》云:范濟奏請宣宗改革幣制,發行新紙鈔,即用「推陳出新」一語,表達除...
蕭規曹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因此為政者當清淨無為,而人民生活即能得到安定。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蕭規曹隨」,漢代揚雄〈解嘲〉一文即用了這句話,後多用來比喻後人依循前人所訂的規章行事。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此人有個毛病,嗇細非常,一文如命。近來又同陳正公合火(夥)販絲。陳正公也是一文如命的人,因此志同道合。」
發人深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末死於忠義者,較前代為獨盛,特存此一編,以當清夜聞鐘,發人深省。」這是清代張潮評論〈金忠潔公傳〉一文之語。〈金忠潔公傳〉記述了明人金鉉這位忠貞之士的事蹟,而張潮認為明朝末年,為國而死的人士較之前的朝代來得多,所以收錄這篇,希望能像那清夜的鐘聲一般,可以啟發人深思,作為鑑戒。
融會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該擺脫這些繁瑣的知識,將一切的法則與行為視為心性的呈現。朱熹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在〈答姜叔權書〉一文中說到:認為一個學者必須先有紮實的學術基礎後,才能夠舉出一例就通曉其他各事,並且將所學到的知識加以融合、貫穿,最後獲得全面的領會。如果沒有打好學問的基礎,只一味地思考,就希望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通常都會流於空想而不切實際。後來原文中的「融會貫通」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將各種知識或事物加以融合、貫穿,進而獲得全面通徹的領會。
有口皆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碑載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續傳燈錄.卷二二.永州太平安禪師》1>永州太平安禪師上堂:「有利無利,莫離行市。鎮州蘿蔔極貴,廬陵米價甚賤,爭似太平這裡,時豐道泰,商賈駢闐。白米四文一升,蘿蔔一文一束。不用北頭買賤,西頭賣貴,自然物及四生,自然利資王化。又怎生說個佛法道理?」良久云:「勸君不用鐫2>頑石3>,路上行人口似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俞琰《書齋夜話.卷四》。 (2) 鐫:音ㄐㄩㄢ,雕刻。 (3) 頑石:無光澤且體粗質鈍的石塊。〔參考資料〕 宋.俞琰《書齋夜話.卷四》屬對雖小伎,然亦不易。如:……娶妻不用求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有名何在鐫頑石,路上行...
映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意義更為明顯的修辭法。如吳勝雄〈負荷〉一文中「只因為這是生命中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用「沉重」和「甜蜜」兩個相反的觀念,突顯出對家庭的熱愛與強烈的責任感。
以蠡測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上蔡人。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後受秦始皇重用,入秦為相。秦統一天下後,主張廢封建,定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5) 酈食其: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劉邦,說陳留,又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騙,遂烹食其。食其,音|ˋ ㄐ|。 (6) 齊: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位於今山東省一帶。傳至戰國時,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7) 以筦闚天:透過管子看天。筦,音ㄍㄨㄢˇ,同「管」。闚,同「窺」。 (8) 以蠡測海:用水瓢測量海。蠡,音ㄌ|ˊ,用瓠瓜做成的水瓢。 (9) 以莛撞鐘:用草莖去敲鐘。莛,音ㄊ|ㄥˊ,草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