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醒世恆言.卷二八.吳衙內鄰舟赴約》:「不一時,請一個太醫來。那太醫衣冠齊楚,氣宇軒昂,賀司戶迎至艙中,敘禮看坐。」
貌合神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面上彼此很切合,實際上心思不一樣。《野叟曝言》第一三回:「所以說兩賊參商,貌合神離。將來舉起事來,禍猶不大。」也作「貌合情離」、「貌合心離」、「貌合行離」。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志成城」原作「眾心成城」。據《國語.周語下》載,春秋末年,周景王打算要鑄造一口極大的鐘。單穆公和樂師州鳩知道了這件事,便勸阻景王打消鑄鐘的念頭。他們認為:那麼大的鐘雖然少見,但是聲音不一定和諧好聽,若因此勞民傷財,造成人民的痛苦,更是沒有必要。然而景王沒有採納他們的意見,仍然執意鑄鐘。隔年,大鐘鑄成了,平日慣於獻媚的樂工們,紛紛向景王讚美大鐘的聲音非常和諧、好聽。景王十分高興,就找來當初反對鑄鐘的樂師州鳩,對他誇耀說:「看吧,鐘聲果然很好聽,你的顧慮是多餘的。」州鳩對於景王的無知和自誇十分不以為然,就回答說:「大王鑄造大鐘,如果人民都十分贊成,那才叫和諧。如今勞民傷財,人民都對大王十分怨恨...
佛洛依德(Freud)意識三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無法以回憶或聯想觸及。但可由夢境、口誤或筆誤、自由聯想或催眠等蒐集線索。故可解釋潛意識具有原始、不一致、幼稚的特徵。 參考文獻Weiten W. (1992)。Psychology:Themes and Variations(2nd ed).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吳來信(2008)。佛洛依德的人格層次:以冰山為例。2009年7月24日,取自:http://social.nou.edu.tw/backup/addclass/971-social-5.pdf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
玩世不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以不莊重、不嚴謹的生活態度待人處事。但後世使用「玩世不恭」時,表示的不一定是如東方朔那樣大智若愚的生活態度,有時反而是一種消極頹喪、遊戲人間的人生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伸,因此可提醒學生並非利用線段來判斷角的大小,還是依照其張開的程度。有了上述觀念後,老師可提供邊長不一的角來做為教材,讓學生先以視覺的感覺來回答問題,接著可進行剪紙的活動,將其剪下後重疊,判斷兩者間的大小關係,在此活動中,老師應多提供邊長不一的圖形,以確實糾正學生錯誤之迷思。(註1) 角度類型 直角有了角的大小觀念後,可介紹角度的類型,首先第一種為直角,即為水平直線與鉛垂直線所相接的角,其角度為90度,而專有名詞稱為直角,了解定義後,老師可提供日...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嘔心瀝血」這句成語有兩個典源,第一個是「嘔心」,來自於南朝梁劉勰所寫的《文心雕龍》。在〈隱秀〉篇中,他說文人在寫作時,重視創意的人,無不想找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意念;重視辭采的人,則挖空心思,想寫出美麗的詞句。無論何種人,為達到目的,甚至琢磨到似乎要將心、膽吐出;有時經年累月地反覆苦思,但這還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辛苦。這裡的「嘔心」和「吐膽」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比喻創作的苦心。唐代詩人李賀就是一位「嘔心」創作的人。在李商隱所寫的〈李賀小傳〉提到他常常帶著僕人出遊,騎著驢子,背著一只破舊袋子,遇有靈感,就立即寫下來丟入袋中。到晚上回到家時,已經是滿滿的一袋子紙片了,李賀的母親看到這種情形,就說:「我的...
青梅竹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長干行〉二首之一(據《全唐詩.卷一六三.李白》引)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迴。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躍躍欲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癢,急切的想嘗試一下。另在《孟子.盡心上》︰「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則是說明,君子如果教人射箭,絕不一箭中的;而是張弓搭箭,對正目標,先做個示範,箭雖然好像要跳出的樣子,卻不發射,讓學生見了都覺得自己也可以如此。此處的「躍如」是形容箭快要跳出的樣子,和「躍躍欲試」語意有些差異。
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權〉一文中談到,以往的兵書多是在講述隊伍陣仗、攻守進退、紀律號令等用兵的方法,但真正到了戰場,並不一定受用,還是要靠智慧才能取勝。而直到《孫子兵法》這本書才真正觸及到用兵的智慧。書中所述的兵法包羅萬象,「百出不窮」,可因應各種戰況,而基本的原則就是「詐」,即是「欺敵」。後來「層出不窮」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接連出現,沒有止盡。出現「層出不窮」的書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我道:『這科場的防範,總算嚴密的了。然而內中的毛病,我看總不能免。』繼之道:『豈但不能免,並且千奇百怪的毛病,層出不窮!』」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