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12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驚肉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天翻地覆,賈政卻只能在外頭,一面要注意府裡的動靜,一面又擔心自己被參奏的罪名,「心驚肉跳」一語即說明了他內心的極度煎熬。
施教因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科,程頤認為便是依其資質與能力而分,所以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頤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後來「因材施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說明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數量相當多的著作。  黃宗羲,浙江餘姚人,他的專長是史學,代表著作是《明夷待訪錄》。這本書系統的說明了他的政治主張和理想,其中很多地方批評專制政治的缺失。  顧炎武,江蘇昆山人,世稱亭林先生。抗清失敗以後,他棄家遠逃,走遍北方各省,考察各地的山川形勢,關心各地的社會及民生問題。由於明朝末年,學術界喜好空談,加上政治腐敗,導致明朝滅亡,所以顧炎武主張經世致用的實學。他的代表著作是《天下郡國利病書》和《日知錄》。  王夫之,湖南衡陽人,世稱船山先生。反清運動失敗後,他為了逃避清廷的追捕,隱姓埋名,四處躲藏,一直到西元一六六...
處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處罰、懲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現今內裡傳出信來,務必要找尋屍首。若是尋不著,將來不知是個怎麼樣的處分。」《紅樓夢》第一○○回:「家人奉命,趕到京中回明了王夫人,便在吏部打聽得賈政並無處分。」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訓練學生對實際問題,或某種事件,能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是訓練學生習作論說文最實切的方法。」很扼要地說明了這種命題方式的特色與重要性。題目:就下列情境,找出堪以立論的焦點,闡發成一篇富有鑑戒性的短文。情境如下:林宗傑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從國中到高一,學業成績每學期均居前三名以內,為人誠懇有禮,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附件二「限制式寫作」簡介作者: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仇小屏一、「限制式寫作」概說「限制式寫作」的名稱是在九十一年考選部編印的《國家考試國文科專案研究報告》中所提出的,之所以定名為「限制式」,那是因為此類題...
團體諮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也要適時拉身邊的同伴一把,使得大家皆能維持在相同的進度上,以免有成員落後其進行過程,因此這也說明了督促自己之時,即在對自己負責,而適時拉同伴一把時,即在對團體中的他人負責,當彼此透過如此的互賴過程後,即可提升自己的責任感,以利團體諮商達到有價值的展現。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體諮商英文關鍵字:Group Counseling 參考資料註1Robert L. Gibson & Marianne H. Mitchell/著,李亦欣、吳芝儀、許維素、黃俊豪、趙祥和、李素芬/譯。輔導與諮商概論,2005年初版,頁28...
一般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分,就類似於各自的子系統,而當各個子系統合在一起時,便會形成超級系統,此時也稱為母系統,而此特性說明了,系統是個具有整體性的概念,因此當涵蓋了整體,就代表各個學科必須統合,:才能形成整體,因此科際性就產生了。2. 強調前瞻性與未來導向:系統的存在,是位於時間的洪流當中,因此過去的事物不可回逆,如要讓整個系統能夠生生不息的維繫,唯有透過對於未來的敏感度,才能使得系統能夠穩定存在。3. 強調產出或成果導向:由於在此模式之下,不同的過去仍可造就相同的未來,因此重點在於產出的結果品質還有數量,唯有最後的結果才是重點,前面的因子...
發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創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例]愛迪生發明了電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會破壞大氣臭氧層,也不會產生溫室效應,是一種環保的製冷劑。(註1) 博施與哈伯由這兩名德國發明家發明了將空氣中的氮氣轉化成氨的工藝,使廉價的肥料成為可能並最終推動了全球糧食產量的提高。哈伯法是世界最為普遍,被工業上大量採用的氨氣製造法。它利用氮和氫為原料,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和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氨。(註1) 鑒別陰陽離子鑒別未知的化合物中的陰離子,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在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硝酸銀溶液,如果生成有色沉澱,就說明溶液中含有鹵離子。同樣的,如果要鑒別未知的化合物中的陰離子,只要將氫氧化銨溶液滴入化合物的溶液中,如...
慣性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慣性定律1.1 力和運動的關係(註3)1.2 生活小例子(註1)1.3 參考書目 慣性定律1.又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此定律說明了力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定律,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它闡明了力與慣性兩個物理概念,正確解釋了力和運動狀態,並提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的屬性-慣性,慣性是一切物體固有的屬性,無論是固體、液體和氣體,不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具有慣性,它是物理學中一條基本定律。(註1)2.主要由天文觀察中,簡介推倒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