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驕傲自大。如:「驕矜」。唐.韓愈〈與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辭氣激場,面有矜色。」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1>乎﹖形固可使如槁木2>,而心固3>可使如死灰4>乎?今之隱机者,非昔之隱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注解〕 (1) 居:猶「故」。何居乎,猶「何故乎」。 (2) 槁木:乾枯的木頭。槁,音ㄍㄠˇ。 (3) 固:堅定。 (4) 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比喻頹喪或枯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諸、之於。《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3.若、如果。《書經.盤庚上》:「邦之臧,惟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論語.子張》:「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愚公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湯問》太形王屋1>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2>,本在冀州3>之南,河陽4>之北。北山愚公5>者, 年且6>九十,面山而居。懲7>山北之塞8>,出入之迂9>也,聚室10>而謀,曰:「吾與畢力平險11>,指通12>豫南13>,達于漢陰14>,可乎?」雜然相許15>。其妻獻疑16>曰:「以君17>之力,曾18>不能損魁父之丘19>。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20>,叩石墾壤21>,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22>有遺男23>,始齔24>,跳25>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之不惠26>!以殘年餘力,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於句中或句末。用於彼、何之後。《詩經.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賜!來何其晚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疑問、未定。同「否」。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意憶儂不?」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武略,後聽從孫權勸說,篤學不倦,幾年之後,學識英博。見《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後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淺陋。《晉書.卷一二七.慕容德載記》:「垂謂之曰:『器識長進,非復吳下阿蒙也。』」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賓白》:「常有當儉不儉,因留餘幅以俟剪裁,遂不覺流為散漫者,自今觀之,皆吳下阿蒙手筆也。」
望塵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wàng chén mǐ jí釋義︰即「望塵莫及」。見「望塵莫及」條。 01.《明史.卷二七六.熊霖列傳》:「將不任戰。敵南北往返,謹隨其後,如廝隸之於貴官,負弩前驅,望塵靡及。」
出爾反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2) 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你」。 (3) 反:同「返」,還報。
班門弄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蚍蜉撼樹 相反語深藏若虛程門立雪 例句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他亂談。 (清‧李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您是大畫家,我還在學習,可不敢在您面前班門弄斧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