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3.31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從容不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1>之上。莊子曰:「儵魚2>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3>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4>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5>。子曰『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解〕 (1) 梁:河上的橋梁。 (2) 儵魚:即「鯈魚」,或稱「白鯈」。產於淡水,身體狹長,背淡黑色,腹白,鱗細。清.盧文弨曰:「儵,當作鯈,注同。」儵,在此音ㄔㄡˊ。 (3) 安知:如何知道。 (4) 固:當然。 (5) 循其本:回到原來的問題點。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旅:軍隊。 (4) 定省:子女早晚向父母請安問好的禮節。 (5) 袁伯業:袁遺,字伯業,東漢南南陽人,生卒年不詳。為袁紹從兄,好學,初為長安令,其後袁紹任為揚州刺史,為袁術所敗。〔參考資料〕 晉.虞溥〈江表傳〉(據《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呂蒙》裴松之注引)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庇護。同「廕」。如:「庇蔭」。《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況吾不能為蔭,政應各自努力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助。《字彙.弓部》:「弼,輔也,助也,正也。」《書經.益稷》:「予違弼,無面從。」漢.孔安國.傳:「我違道,當以義輔正我。」《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徵蹈履仁義,以弼朕躬。」
盲人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般涅槃經.卷三○》譬如有王,告一大臣:「牽一象,以示盲者。」爾時1>大臣受王敕2>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3>。」爾時大王即呼眾盲,各各問言:「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4>;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5>;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注解〕 (1) 爾時:那個時候。 (2) 敕:音ㄔˋ,命令。 (3) 示竟:展示完畢。 (4) 萊茯根:蘿蔔。萊茯,同「蘆菔」。 (5) 木臼:木製的臼。
金科玉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黃梅橋》:「我生平睹臨松雪書者多矣,未見有如此神似者。輩學趙字,以此為金科玉律可也。」
每下愈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5>。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6>也,每下愈況。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注解〕 (1) 惡:音ㄨ,何處、那裡。 (2) 期而後可:指明所在才可以了解。 (3) 稊稗:音ㄊ|ˊㄅㄞˋ。兩種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合稱,此處泛指小米、野穀之類。 (4) 瓦甓:瓦片、磚塊。甓,音ㄆ|ˋ。 (5) 質:主體、根本。 (6) 監市履狶:市場管理員踩踏豬的小腿而知豬的肥瘦。狶,音ㄒ|,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幹。《詩經.周南.墳》:「遵彼墳,伐其條枚。」唐.杜甫〈雨〉詩:「鮫館如鳴杼,樵舟豈伐枚。」
稗官野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史,私家編撰的史書。「稗官野史」指街談巷說的軼聞瑣事。清.袁枚〈祭妹文〉:「來床前,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資一懽。」《鏡花緣》第五○回:「倘能遇一文士,把這事跡鋪敘起來,做一部稗官野史,也是千秋佳話。」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史.卷一九五.忠義列傳三.王伯顏》:「(伯顏子)相詈曰:『吾與不共戴天,恨不寸斬,我受官邪!』賊殺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