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晚節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歲暮寒冬中不凋的菊花。比喻人老而操守愈堅。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三八齣:「須信苦盡甘來,晚節黃花無既。」也作「寒花晚節」、「黃花晚節」。
舜日堯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舜、堯,皆為古代聖明的君主。比喻太平盛世。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三齣:「百年豪傑興文獻,重新造舜日堯天。」《封神演義》第三四回:「西岐稱為聖人,今果然民安物阜,的確舜日堯天,誇之不盡。」也作「舜日堯年」、「堯天舜日」。
潛蛟困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潛藏的蛟龍,受困的鳳凰。比喻人才不受重用,不能有所作為。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九齣:「有日皇風動,黎民懽頌,那時呵,看潛蛟困鳳,終須騰踊。」
駭目驚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觸目驚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觸目驚心」原作「觸目崩心」。據《南齊書.卷三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載,南齊豫章文獻王蕭嶷過世後,受過他恩惠的樂藹在寫給沈約的書信中說,自己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西州窮士,因為受到蕭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無缺的生活。隨著時間消逝,緬懷追尋蕭嶷遺留的功業,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後來「觸目驚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出現「觸目驚心」的書證如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都俞吁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俞,表讚美、同意的感嘆詞。吁、咈,表反對的感嘆詞。都、俞語本《書經.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吁、咈語本《書經.堯典》:「帝曰:『吁!咈哉!』」都俞吁咈後用為形容君臣議事融洽。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五齣:「都俞吁咈,榮名動百僚;進退周旋,治道期千載。」也作「吁咈都俞」。
老公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以稱有權勢的太監。明.王世貞《觚不觚錄》:「馮璫勢甚張,固安武清以長樂尊父見之,亦叩頭惟謹,呼老公公。馮小屈膝答之曰:『皇親免禮而已。』」
班馬文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班固和司馬遷的文章。指文章上乘,可與司馬遷、班固相比美。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齣:「夔龍禮樂承先範,班馬文章勘墨鉛。」
曲盡人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事十分恰合對方的心意或需要。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齣:「又訪得他新造一所萬花樓,極其華采,止少一條鋪單,被我買囑匠人,量了他尺寸,前往松江打一條五彩大絨單,鋪在他樓上,實為曲盡人情。」
朱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朱衣人。參見「朱衣點頭」條。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三齣:「三策獻君前,頭點朱衣聖恩眷。慶朝廷明盛,羅網英賢。」
沽名干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手段求取名譽。參見「沽名釣譽」條。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四齣:「今日之本,我非僥倖于死,沽名干譽,多將頸血濺地,感悟君心。」《清史稿.卷四七七.循吏傳二.童華傳》:「世宗召見,責以沽名干譽,對曰:『臣竭力為國,近沽名;實心為民,近干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