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福克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唯一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美國現代主義作家,與歐洲文學試驗者喬伊斯、伍爾芙、普魯斯特等人遙相呼應,大量運用意識流、多角度敍述和陳述中時間推移等富有創新性的文學手法。 著作 《士兵的報酬》 (Soldiers' Pay)(1926)《蚊群》(Mosquitoes)(1927)《薩托里斯》(Sartoris)(1929)《聲音與憤怒(喧嘩與騷動)》(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我彌留之際》(As I Lay Dying)(1930)《聖殿》(Sanctuary)(1931)《八月之光》(Ligh...
|
演雙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兩人事先串通,互相勾結,再一搭一唱的表現出,使看起來天衣無縫,如同真的一般。如:「你們別演雙簧了,我早就知道你們的用意了。」
|
對驢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樣的道理。」由典源看來,牟子舉公明儀為牛彈琴的故事時,並沒有貶抑牛的意思,只是就事論事,說明自己的用意。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對牛彈琴」,用來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
安分守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分守己」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袁文《瓮牖閑評.卷八》真宗欲幸孔子廟,謂于前一日先往廟中省視饌具,因詢其事務,以備明日顧問,其用意政相類也。大抵姦人作事皆然,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躐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1>于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倖2>乎? 〔注解〕
(1) 恬:淡漠。
(2) 僥倖:意外成功或免於不幸。
|
自成機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自出機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機杼」原指織布機,後世引申為詩文的組織和構思。根據《魏書.卷八二.祖瑩列傳》記載,祖瑩從小就好學喜歡讀書,而且日夜不休,即使被父母禁止,還是趁著夜晚家人睡著後偷偷地繼續讀書。他尤其喜愛寫文章,長大後以擅長文學而受到朝廷重用,他常對人說:「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大意是說:文章的構思、見解,要能獨創新意,就像用不同於別人的織布機,織出不同於別人花紋的布料一樣,有自己的風格,才能不落俗套。祖瑩說這段話的主要用意,其實是在諷刺那些愛剽竊別人文章的人。後來「自出機杼」被用來比喻獨創新意、風格。
|
一舉兩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就可以只做一個動作,而同時得到兩隻老虎;省了一次的力氣,但實際上卻等於是刺殺了兩隻老虎。」陳軫的用意在告訴秦王,齊、楚兩國如果開戰,秦國派兵前往,不但有救齊國的好處,也讓楚國免於被攻伐的危險。他的計謀不僅讓秦國得到好處,也同時為楚國解除了危機。典源又見《戰國策.秦策一》。內容則是表述司馬錯與張儀於秦惠王前,爭論該伐蜀還是伐韓。司馬錯建議伐蜀,因為秦國如果出兵伐蜀,不但可以得其國,而且將因為為百姓除去暴虐的國君而獲得百姓的擁戴與支持,同時得到名、實兩方面的好處。後來「一舉兩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做一件事,同時有兩方面的收穫。
|
微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精微要妙,用意幽玄。《漢書.卷七六.張敞傳》:「夫心之精微口不能言也,言之微眇書不能文也。」
|
從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的愛好。出現「投其所好」的書證如宋.張耒〈司馬遷論下〉:「蓋其尚氣好俠,事投其所好,故不知其言之不足信,而忘其事之為不足錄也。」
|
祭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哀悼。如:「中元普渡的用意在祭悼各方孤魂野鬼,希望他們能早日超渡。」
|
羅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堪輿家用來測定方位的儀器,盤面上刻有干支度數及卦爻。《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傳士帶了羅盤,去用心用意的替他看了地。」也作「羅經」。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