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8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緋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男女間感情方面的傳聞。[例]讀者對明星們的緋聞最感興趣。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載,春秋齊國的慶舍極為寵愛家臣盧蒲癸,甚至將女兒許配給他。但慶氏與盧蒲氏都姓姜,所以有人問盧蒲癸說:「男女結婚應該分辨是否同姓,你怎麼會完全不迴避同宗的女子呢?」他則回答:「同宗的人既不迴避我,我何必要迴避他呢?這就像賦詩明志時,可以斷章取義,我只取我所需要的,哪還知道甚麼同宗呢?」盧蒲癸所謂的「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指的是春秋時代的人,在外交場合或日常生活中,常會截取既有詩篇中一部分的句義來表達自己的意志與立場。例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載:晉、魯等國攻打秦國,軍隊至涇水,大家為是否渡河而猶豫不決,晉國大夫請魯國大夫孫叔豹表示意見,孫叔豹就賦了〈匏有苦葉〉,這首詩現存...
路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 01.《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參考詞語︰路無拾遺注音︰ㄌㄨˋ ㄨˊ ㄕˊ |ˊ漢語拼音︰lù wú shí yí釋義︰即「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 01.《孔子家語.卷一.相魯》:「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02.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五齣》:「今夕拜告神祗,願滿朝文武,各依官職,讒言不入,軍民路無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男女老幼」、「扶老攜幼」。唐.韋應物〈送楊氏女〉詩:「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兩小無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稚齡時,彼此天真無邪,毫無避嫌與猜疑。《聊齋志異.卷一○.胭脂》:「祇緣兩小無猜,遂野鶩如家雞之戀。」
通宵達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輕慢人。」 02.《醒世恆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鎮上居民稠廣,土俗淳朴,俱以蠶桑為業。男女勤謹,絡緯機杼之聲,通宵徹夜。」 參考詞語︰自宵達旦注音︰ㄗˋ ㄒ|ㄠ ㄉㄚˊ ㄉㄢˋ漢語拼音︰zì xiāo dá dàn釋義︰猶「通宵達旦」。見「通宵達旦」條。 01.清.王韜《淞隱漫錄.卷四.乩仙逸事》:「時國事已不可為,而宏光在宮中日事讌游,繁絃急琯,藉破愁城,往往自宵達旦。」 參考詞語︰達旦通宵注音︰ㄉㄚˊ ㄉㄢˋ ㄊㄨㄥ ㄒ|ㄠ漢語拼音︰dá dàn tōng xiāo釋義︰即「通宵達旦」。見「通宵達旦」條。 01.清.李伯元《南亭筆記.卷五》:「每開燕,則駢長几,燈紅酒綠,...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弘靖之入幽州也,薊人無老幼男女,皆夾道而觀焉。河朔軍帥冒寒暑,多與士卒同,無張蓋安輿之別。弘靖久富貴,又不知風土,入燕之時,肩輿於三軍之中,薊人頗駭之。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乃發祿山墓,毀其棺柩,人尤失望。從事1>有韋雍2>、張宗厚3>數輩,復輕肆嗜酒,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4>,薊5>人所不習之事。又雍等詬責吏卒,多以反虜名之,謂軍士曰:「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6>力弓,不如識一丁字。」軍中以意氣自負,深恨之。 〔注解〕 (1) 從事︰職官名。漢刺史佐吏,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制,宋廢。 (2) 韋雍:唐朝人,生卒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滋生、繁殖。《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唐.宋之問〈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詩:「夏餘鳥獸蕃,秋末禾黍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陳放、安置。《禮記.喪大記》:「徹帷,男女捧尸夷于堂,降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處於可疑的地位。如:「避嫌」。《文選.沈約.恩倖傳論》:「外無逼主之嫌,內有專用之功。」《喻世明言.卷二八.李秀卿義結黃貞女》:「但在先有兄弟之好,今後有男女之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