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力不從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錄。 〔注解〕 (1) 卿大夫:卿和大夫。後泛指貴族。 (2) 卒暴:突然發生的暴動。卒,音ㄘㄨˋ,突然。 ※◎2《...
號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哭泣。《禮記.曲禮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帝曰:『朕不可捨百官而去。』眾皆號泣相隨。」
大仁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盡仁義之道。《三國演義》第四三回:「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
慶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賀喜與弔喪。《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傳》:「蘇秦見齊王,再拜,俯而慶,仰而弔。齊王曰:『是何慶弔相隨之速也?』」《後漢書.卷四十九.王充傳》:「乃閉門潛思,絕慶弔之禮,戶牖牆壁各置刀筆。」
驂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前後相隨。語本《左傳.定公九年》:「吾從子如驂之靳。」
點龍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形,何得飛走?」使以淳漆各點兩玉虎一眼睛,旬日則失之,不知所在。山澤之人云:「見二白虎,各無一目,相隨而行。毛色相似,異於常見者。」至明年,西方獻兩白虎,各無一目,始皇發檻視之,疑是先所失者,乃刺殺之。檢其胸前,果是元年所刻玉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 (2) 騫翥:音ㄑ|ㄢ ㄓㄨˋ,高飛。〔參考資料〕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張僧繇,吳中人也。天監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祕閤,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
相憐同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見而信喜?」子胥曰:「吾之怨,與喜同。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1>。驚翔之鳥,相隨而集。瀨2>下之水,回復俱流。』胡馬望北風而立,越鷰向日而熙,誰不愛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被離曰:「君之言外也,豈有內意,以決疑乎?」子胥曰:「吾不見也。」被離曰:「吾觀喜之為人,鷹視虎步,專功擅殺之性,不可親也。」子胥不然其言,與之俱事吳王。 〔注解〕 (1) 同憂相救:有相同憂戚的人互相救助。見「同憂相救」。 (2) 瀨:沙或石上淺而急的流水。
同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夫妻共同生活。在法律上,夫妻有同居的義務。《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過了數日,呂公將回文打發女婿起身,即令女兒相隨,到廣州任所同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糟糠之妻,同居貧賤多時。」
偎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影不離,相依相隨。宋.晁端禮〈步蟾宮.昨宵爭個甚閒事〉詞:「且偎隨、須有喜歡時,待款款、說些道理。」《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六出》:「相憐相愛,拼盡老,與偎隨。」也作「偎倚」。
斗重山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如北斗星般受人景仰,如泰山一樣高大。比喻人德高望重,才德出眾。《群音類選.卷一三.鳴鳳記.林公祭郭》:「痛追思舊日相隨,德業文章,斗重山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