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葉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葉知秋」之典源,提供參考。 《淮南子.說山》嘗一臠1>肉,知一鑊2>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3>;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戶;一人相隨,可以通天下。足蹍地而為跡,暴行而為影,此易而難。 〔注解〕
(1) 臠:音ㄌㄨㄢˊ,切成小片的一塊肉。
(2) 鑊:音ㄏㄨㄛˋ,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3) 暮:晚。
|
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持續不斷。如:「不絕如縷」。漢.鄒陽〈上書吳王〉:「死者相隨,輦車相屬,轉粟流輸,千里不絕。」《紅樓夢》第三八回:「眾人看一首,贊一首,彼此稱揚不絕。」
|
雙棲雙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鳥類雌雄相隨。後用來比喻男女因情深而起居相依,形影不離。明.葉憲祖《鸞鎞記》第六齣:「雙棲雙宿比鴛鴦,女貌郎才兩頡頏。」也作「雙宿雙飛」。
|
一動不如一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孝宗遊幸杭州靈隱寺,有僧淨輝相隨,見寺前有飛來峰,問淨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一動不如一靜。」典出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勸人行事謹慎小心,以靜制動。《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況且下水順風,相去已百里之遙,一動不如一靜,勸你息了心罷!」《紅樓夢》第五七回:「紫鵑停了半晌,自言自語的說道:『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裡就算好人家。』」
|
決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果斷堅決的樣子。唐.吳融〈閿鄉寓居詩.阿對泉〉:「六載抽毫侍禁闈,可堪多病決然歸。」《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君若無計娶我,誓以魂魄相隨,決然無顏更事他人。」
|
公民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非只在具可信度的選舉過程中,才能帶動人們更多的覺醒,讓選民更了解他們的權利。民主生活應有法治的精神相隨,也就是保障人民權益的法律,而非為了捍衛某一制度而壓迫人民的法律。需有更多來自國內或國際社會的團體、網路積極工作,才能帶動變遷。美國政治學者Benjamin Barber即認為「唯有直接的政治參與才是民主制度下成功的公民教育教材。藉由公民的直接參與才能體會民主真諦。」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公民教育英文關鍵字:Civic Education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16-17。五南圖書出版
|
葉落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葉知秋」之典源,提供參考。 《淮南子.說山》嘗一臠1>肉,知一鑊2>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3>;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戶;一人相隨,可以通天下。足蹍地而為跡,暴行而為影,此易而難。 〔注解〕
(1) 臠:音ㄌㄨㄢˊ,切成小片的一塊肉。
(2) 鑊:音ㄏㄨㄛˋ,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3) 暮:晚。
|
偎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影不離,相依相隨。宋.蔡伸〈惜奴嬌.隔闊多時〉詞:「未散痴心,便指望、長偎倚。」《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宋江一見了吳偉兩個,正在偎倚。」也作「偎隨」。
|
學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學生。《後漢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鄭玄》:「玄自游學,十餘年乃歸鄉里。家貧,客耕東萊,學徒相隨已數百千人。」唐.劉禹錫〈國學新修五經壁本記〉:「俾我學徒,弦歌以時。」
|
跬步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寸步不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寸步不離」是說緊緊相隨,連一小步都不離開,這個詞語見於《太平廣記.卷三八九.陸東美》引錄的《述異記》。這篇故事是講述一個名叫陸東美的人,娶了一位儀容舉止都非常出眾的朱氏。夫妻二人互相敬重,極為恩愛,總是「寸步不相離」地緊緊相隨,當時的人都稱他們為「比(ㄅㄧˋ)肩人」。但由於兩人太過恩愛,朱氏死後陸東美也了無生趣,不吃不喝地一心求死。陸東美死後,家人便將他與朱氏合葬,不到一年,墳上長出一棵梓樹,樹根相連,樹身分成二枝但卻緊緊相抱,就好像陸氏夫婦生前那樣的形影不離。後來「寸步不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關係密切,總是在一起,但不限用在夫妻關...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