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67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披荊棘注音︰ㄆ| ㄐ|ㄥ ㄐ|ˊ漢語拼音︰pī jīng jí釋義︰猶「披荊斬棘」。見「披荊斬棘」條。 01.《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六年春,異朝京師。引見,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源) 02.《三國演義.第六九回》:「王必是孤披荊棘、歷艱難時相隨之人,忠而且勤,心如鐵石,最足相當。」
休戚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關係密切,憂愁喜樂、禍害幸福都關聯在一起。《明史.卷二八○.瞿式耜傳》:「臣與主上患難相隨休戚與共,不同他臣。」
一葉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說山》嘗一臠1>肉,知一鑊2>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3>;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戶;一人相隨,可以通天下。足蹍地而為跡,暴行而為影,此易而難。 〔注解〕 (1) 臠:音ㄌㄨㄢˊ,切成小片的一塊肉。 (2) 鑊:音ㄏㄨㄛˋ,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3) 暮:晚。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形,何得飛走?」使以淳漆各點兩玉虎一眼睛,旬日則失之,不知所在。山澤之人云:「見二白虎,各無一目,相隨而行。毛色相似,異於常見者。」至明年,西方獻兩白虎,各無一目,始皇發檻視之,疑是先所失者,乃刺殺之。檢其胸前,果是元年所刻玉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 (2) 騫翥:音ㄑ|ㄢ ㄓㄨˋ,高飛。〔參考資料〕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張僧繇,吳中人也。天監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祕閤,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蓄養士馬,據隘自守,曠日持久,以待四方之變,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囂然其計,杜林先去,餘稍稍相隨,東詣京師。光武賜囂書曰:「吾年已三十餘,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厭浮語虛辭耳。」岑彭與吳漢圍囂于西城,敕彭書曰:「西城若下,便可將兵南擊蜀虜1>。人苦不知足,既平隴2>,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鬢為白。」漢圍囂。囂窮困,其大將王捷登城呼漢軍曰:「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無二心,願諸將軍亟罷,請自殺以明之。」遂刎頸而死。時民饑饉,乃噉弩煮履。建武九年正月,囂病且餓,出城餐糗糒,恚憤腹脹而死。囂負隴城之固,納王元之說,雖遣子春卿入質,猶持兩端,光武于是稍黜其禮,正君臣之義。 〔注解〕 (1) 蜀虜:指...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壞,宗廟隳3>,刳腹折頤4>,首身分離,暴5>骨草澤,頭顱僵仆6>,相望於境;父子老弱係7>虜,相隨於路;鬼神狐祥無所食,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為臣妾,滿海內矣。韓、魏之不亡,秦社稷之憂也。今王之攻楚,不亦失乎!是王攻楚之日,則惡出兵?王將藉路於仇讎之韓、魏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 (2)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後以代稱國家。 (3) 隳:音ㄏㄨㄟ,毀壞、損毀。 (4) 刳腹折頤:肚子被剖開,下巴被折斷,形容傷亡慘烈。刳,音ㄎㄨ,剖開。頤,下巴。 (5) 暴:音ㄆㄨˋ,同「曝」,晒。 (6) 僵仆:音ㄐ|ㄤ ㄆㄨ,倒下。 (7) ...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誠...
河東獅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從來夫唱婦相隨,莫作河東獅子吼。」
唾面自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下》李昭德為內史,婁師德為納言,相隨入朝,婁體肥行緩,李顧待不即至,乃發怒,曰:「尀耐殺人田舍漢!」婁聞之,反徐笑曰:「師德不是田舍漢,更阿誰是?」婁師德1>弟拜代州刺史2>,將行,謂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3>。汝今又得州牧4>,叨據過分,人所嫉也,將何以全先人髮膚?」弟長跪5>,曰:「自今雖有唾6>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憂。」師德曰:「此適所謂為我憂也。夫前人唾者,發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惡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將自乾,何若笑而受之?」武后之年,竟保其寵祿,率是道也。 〔注解〕 (1) 婁師德:西元630∼699,字宗仁,唐鄭州...
韶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光陰、時光。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我待學恁這出家兒清靜,到大來一身散袒,難熬他這日月韶光似相隨相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韶光短淺,趙聰因為嬌養,直挨到十四歲少,纔讀完得經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