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江河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轍《欒城應詔集.卷六.進君術策五道.第五道》夫天下之人,弛1>而縱之,拱手2>而視其所為則其勢無所不至。其狀如長江大河,日夜渾渾3>,趨於下而不能止,抵曲則激,激而無所洩則咆勃4>潰亂,蕩然而四出,壞隄防、包陵谷,汗漫5>而無所制。故善治水者,因其所入而導之,則其勢不至於激怒坌湧而不可收。既激矣,又能徐徐而洩之,則其勢不至於破決蕩溢而不可止。 〔注解〕
(1) 弛:音ㄕˇ,鬆懈、放任。
(2) 拱手:兩手相合在胸前,比喻無所作為。
(3) 渾渾:音ㄍㄨㄣˇ ㄍㄨㄣˇ,水流暢盛的樣子。
(4) 咆勃:發怒的樣子。
(5) 汗漫:水大渺茫無際的樣子。
|
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辭別、告別。如:「謝世」。晉.劉琨〈扶風歌〉:「揮手長相謝,哽咽不能言。」唐.白居易〈長恨歌〉:「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
上窮碧落下黃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碧落,天上。黃泉,地裡。上窮碧落下黃泉比喻到處尋找。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宋.羅燁《醉翁談錄.卷二.王魁負心桂英死報》:「乃見桂英披髮仗劍,指罵:王魁負義漢,我上窮碧落下黃泉,尋汝不見,汝卻在此。」
|
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面廣闊無邊際的樣子。[例]淼茫、浩淼
|
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高不低、不凸出的。如:「平地」、「平房」、「平沙」。唐.王維〈觀獵〉詩:「迴看射雕處,千里暮雲平。」宋.陸游〈初發夷陵〉詩:「山平水遠蒼茫外,地闢天開指顧中。」
|
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靠、依靠。如:「憑欄」。唐.杜甫〈登岳陽樓〉詩:「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宋.寇準〈書河上亭壁〉詩:「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3.煩請。唐.白居易〈新樂府.草茫茫〉:「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霸陵原。」
|
瓦釜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即「瓦釜雷鳴」。見「瓦釜雷鳴」條。
01.宋.辛棄疾〈水龍吟.被公驚倒瓢泉〉詞:「回頭落日,蒼茫萬里,塵埃野馬。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纔罷。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鍾啞。」
02.清.顧炎武〈與歸莊手札〉七首之四:「予將守口如瓶,不作雷鳴之瓦釜矣。」 參考詞語︰瓦缶雷鳴注音︰ㄨㄚˇ ㄈㄡˇ ㄌㄟˊ ㄇ|ㄥˊ漢語拼音︰wǎ fǒu léi míng釋義︰缶,腹大口小的瓦器。「瓦缶雷鳴」即「瓦釜雷鳴」。見「瓦釜雷鳴」條。
01.清.李漁〈與孫宇臺毛稚黃二好友〉:「謂弟《一家言》之初集大噪海內,(真是瓦缶雷鳴!)」
|
渾渾噩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厚廣大,嚴肅正直。語本漢.揚雄《法言.問神》。後用「渾渾噩噩」形容渾樸無知,也用來形容糊裡糊塗,茫無目的。
|
混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天地未形成時的那種元氣未分,模糊不清的狀態。《西遊記》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三國演義》第八六回:「昔混沌既分,陰陽剖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也作「渾沌」。
|
師心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注解〕
(1) 芒:通「茫」,不了解、一無所知。
(2) 成心:成見,即對人事存有主觀之見。
(3) 師:效法、採用。
(4) 越:意當指「越國」。
|
![]()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