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團體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輔導(Group Guidance)目錄1 定義2 要素3 種類4 功能5 限制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定義團體輔導或團體工作乃是在團體中藉著人際互動幫助各人的歷程。美國團體工作協會(The Associattion for Specialists Group Work)為團體工作所訂下的定義是:團體工作試者在團體情境裡提供協助或完成工作的一種專業。它是由合格的專業人員應用團體的理論和歷程,協助互相依存的一群人,達成個人性、人際性或工作有關的共同目標。(註1)
個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主義經常被人與利己主義相混淆,但事實上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是不相同的,而個人主義也是自由主義的構成要素。目錄1 政治個人主義2 個人主義和社會3 經濟個人主義4 公民個人主義5 反對觀點6 參考文獻 政治個人主義在政治哲學上,個人主義主張國家應該僅僅作為保護個人自由的工具,保護個人能在不侵犯他人同等自由的情況下作出任何他想做的事情。這與集體主義的理論相反:集體主義要求國家必須迫使個人替社會的整體利益服務。個人主義也與法西斯主義相較,法西斯主義要求個人必須替國家的利益服務。個人主義一詞也被用以描述「個人的進取性」和「個人...
教育行政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獻 意義  為面對問題時,研擬及選擇各種可行的解決方案,以解決問題並達成目標的歷程。此定義包含三項要素:決定係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決定是一種抉擇行為與過程、決定旨在達成預定的目標。(註一) 決定與決策的區分  「決定」(decision making)內容廣泛且涉及範圍較大,是泛指所有的選擇,而「決策」(policy making),指涉範圍較小,為單指政策的決定。換句話說,決策只是決定的種類之一。(註一) 種類依動力來源:分為居間(為承上啟下作用)、請求(應部屬需要)、創造(自發)三種決定。依決定主體:分為組織、個人...
人力資本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力資本論(human capital theory)目錄1 定義2 人力資本論與比較教育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人力資本論認為正式教育、職業訓練及成人教育等要素均可視為一種投資,如同投資於物質性資本的土地、廠房與機器設備獲得利潤一般,有助於改善人的能力(human capacity),由此而能解釋個人所得差異。投資教育就個體經濟來看,不僅增加個人職業的選擇機會,也能增加其所得;就總體經濟而言,則提升了工作者(worker)的生產力,而若國家集合了許多生產力高的工作者,則必能促使經濟快速發展。 人力資本論與比較教育在...
社會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後來的派森思(Talcott Parsons)認為人類行動是社會學運作的基本要件,並指出下列四個要素:1. 行動主體(subject):行為者自身2. 目標(goal):行為者思維中所欲達成的事物或情況。3. 情境(situation):行為當下來自周遭人、事、物所造成的條件或狀況。4. 規範(norm):行為者所屬社會的行事規則、被期待的互動模式。(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行動英文關鍵字:social action 參考文獻註1: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367註2: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
結構化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構化教學建議可將自閉症類患者不同於常人的理解能力、想法和學習方式融入教育訓練中,針對自閉症者不同的神經功能設計介入。是一個組織班級的系統、教學的過程。以自閉症類患者的認知、需求、興趣為考量,調整環境,增進其獨立能力與行為管理。 四項要素: 一、物理環境結構化:自閉症結構化教學分成團體學習區、遊戲區、轉銜區、一對一教學區、工作區、情緒轉換區。二、時間表:讓學生能預測與了解他們的未來活動,以什麼順序發生。三、工作系統:又稱為個別化工作系統,基於時間表發展而成。目的是告訴工作的實施順序、協助自閉症類學生有效的完成工作。將...
幼兒基礎體適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衝擊和負荷,免於過度疲勞,並有體力享受休閒及娛樂活動的能力」,內容可分為四大項:心肺適能:這是體適能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項,包括:心臟、肺臟、血管及血液等組織系統的機能。根據研究證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訓練,可以有效的提昇心肺適能,改善生活品質(卓俊辰,民75年)。肌肉適能:肌肉適能是體適能的基本要素之一,包含兩部份,即肌力與肌耐力,所謂肌力乃指肌肉一次能發出的最大力量;而肌耐力指的是某一部份的肌肉或肌群從事反覆收縮動作的一種耐久能力,或肌肉維持某一固定...
個體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個體認同理論1.1 認同的要素1.2 認同狀態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個體認同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西亞(Marcia,1996)以Erikson的理論為基礎,研究自我認同(統合)的發展。 認同的要素危機:一個人要面對多種抉擇的時刻,例如:就讀系所的選擇。投入:個人針對目標所付出的心力與時間的程度。 認同狀態  馬西亞以大學生為對象,經由晤談的方式,詢問他們對職業選擇、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性別角色四方面的問題,探討大學生追逐自...
課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理論,教育學的一門分支學科。主要研究課程的設計、編制和課程改革問題。現代影響較大的課程理論主要有三大類:知識中心理論課程理論:強調以學術為中心。在課程發展的歷史中,該理論堪稱最古老、影響範圍最廣。從早期斯賓塞的實質主義課程理論、赫爾巴特的主知主義課程理論,到20世紀上中葉要素主義和永恆主義課程理論、布魯納的學科結構課程理論,基本上都是立足學科知識本位來闡釋課程,推動知識中心課程理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人本主義課程理論: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是20世紀60-70年代盛行於美國的一種教育思潮。20世紀,...
課程設計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學習情境的評估與分析,依此提供不同的課程計畫內容。課程設計的焦點是個別的學校與師生。有五項課程設計要素:情境分析、目標擬訂、方案設計、解釋和實施、以及檢查、評估、回饋和重新建構等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