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25 ms
共 1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法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稱審案的公堂,即法庭。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你這老兒,這是法堂上,不是你弄虛頭的去處。」
|
未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知所措」之典源,提供參考。 #《管子.七臣七主》1>或以平虛請論七主之過,得六過一是,以還自鏡,以知得失,以繩七臣。得六過一是,呼嗚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勢守數以為常,周聽近遠以續明,皆要審,則法令固。賞罰必,則下服度。不備待而得和,則民反素也。惠王2>豐賞厚賜以竭藏,赦姦縱過以傷法。藏竭則主權衰,法傷則姦門闓,故曰:「泰則反敗矣!」侵主好惡反法以自傷,喜決難知以塞明,從狙而好小察,事無常而法令申,不,則國失勢。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聲。四鄰不計,司聲不聽。則臣下恣行,而國權大傾,不,則所惡及身。勞主不明分職,上下相干,臣主同,則刑振以豐,豐振以刻,去之而亂,臨之而殆,則後世何得。振...
|
吊譽沽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沽名釣譽」之典源,提供參考。 1、「沽名」:※《廙別傳》(據《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劉廙》裴松之注引)初,廙1>弟偉與諷2>善,廙戒之曰:「夫交友之美,在於得賢,不可不詳。而世之交者,不審擇人,務合黨眾,違先聖人交友之義,此非厚己輔仁之謂也。吾觀魏諷,不脩德行,而專以鳩合3>為務,華而不實4>,此直攪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復與通。」偉不從,故及於難。 〔注解〕
(1) 廙:劉廙(西元180∼221),三國魏南陽安眾人,字恭嗣。初為曹操丞相掾屬,轉為五官將文學。魏初,為黃侍郎。弟劉偉與魏諷謀反,本應誅,曹操赦之。魏文帝時,官至侍中,賜爵關內侯。廙,音|ˋ。
(2)...
|
緝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獲。《儒林外史》第五○回:「凡在緝獲地方,仰縣即時添差拿獲,解府詳審。」
|
合議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獨任庭」之相對概念。指有三人以上之法官出庭共同審理訴訟案件,稱為「合議庭」。一、二審法院的合議庭,都由三位法官組成,以庭長為審判長,庭員一人為受命法官,另一庭員為陪席法官;三審法院的合議庭則由五位法官組成,包括一位審判長和四位法官。
|
比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主管審計的職務,歷代職權不一,如魏、晉時,主掌詔書、律令的審核。唐時,負責內外賦斂,經費俸祿。宋時,主掌中外帳籍。但因隨有行政處分,故隸屬刑部。金、元以後無此名。
|
多範型學習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有共同協作、與人分享,學習才是最有效的。當人們彼此切磋時,能夠分享意見、達成共識;也能夠傾聽對方、審視自己,從而增加了拓寬視野、提高行動效率的可能性。原理五:在支持性與挑戰性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最佳地發生。當處於環境安全、心理自由的時候,人們最願意承擔風險,接受新觀念、嘗試新行為。當然,支持性的氣氛應與挑戰性的情境相協調平衡。除非人們受到了智力與情感的挑戰,否則很可能因循守舊,不思變革。約翰森等人進一步認為:學習使個體形成對世界及其如何與其相互作用的獨特理解。人由此形成了幫助他們認識自我經驗的心理模式。學習無非是鑒別及質疑...
|
鴻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鴻鴻,,本名閻鴻亞。詩人、導演與藝術家。 一九六四年生於台南。板橋高中、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曾任《現代詩》、《現在詩》與《表演藝術》主編,並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第一名、2008年度詩人獎、南瀛文學獎文學傑出獎。曾為唐山出版社主編「當代經典劇作譯叢」。1994年創立密獵者劇團,迄今擔任三十餘齣戲劇、舞蹈、及歌劇之導演。2004-08年擔任台北詩歌節之策展人。其兄閻鴻中為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2008年創立《衛生紙詩刊+》,2009年創...
|
忘恩失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還要幫他辦事?」這些話傳到張敞的耳朵裡,立刻將絮舜逮捕入獄,並判他死刑。行刑後,絮舜的家屬上告張敞審判不公,以小罪妄殺人命。一向欣賞張敞的宣帝將他從輕發落,免去官職,貶為庶人。幾個月後,京師的治安又再度變壞,冀州也有盜賊為亂。宣帝想起張敞在任時的功績,又派使者去接他進宮。張敞在前去的車上,寫下自己對絮舜之事的看法,準備呈給皇帝看。說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卻在他處境危險之時,怠忽職守,還說他是「五日京兆」,簡直是「背恩忘義」,傷風敗俗,罪無可逭。「背恩忘義」即是指背棄別人曾給予的恩惠,忘記道義。後來「忘恩負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受人恩惠而不知報答,反而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
|
行政院客家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6月起全力推動「客家基本法」之立法工作,於98年10月22日經行政院院會通過,10月30日送立法院審議,並於99年1月5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開創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里程碑,同時宣示客家事務正式邁入法制化!98年9月邀集各地區、各領域客家代表召開第一屆「全國客家會議」,研討全國客家事務方針,匯聚施政共識,會議結論作為未來中長程施政重要參考。另,召開「全國客家事務首長會議」,藉此建立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客家事務交流平台與整合機制。辦理客家貢獻獎 樹立典範激勵後進為表彰客家菁英在各領域的傑出表現,期勉客家精神以及客家典範,能夠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