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剛愎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執己見,而且沒有仁德。《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
仁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師長稱學生。也作「仁棣」。
|
寬仁大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厚仁愛,度量很大。《周書.卷三五.薛善傳》:「宇文丞相寬仁大度,有霸王之略。」《東周列國志》第一八回:「齊侯寬仁大度,不錄人過,不念舊惡。」
|
聖手仁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譽醫生的醫術高明,醫德仁厚。如:「這位名醫聖手仁心,活人無數。」
|
仁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仁心而能推己及人。《漢書.卷一○○.敘傳上》:「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四曰寬明而仁恕。」
|
履仁蹈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踐仁義之道。三國魏.應璩〈薦和慮則牋〉:「切見同郡和模,字慮則,質性純粹,體度貞正,履仁蹈義,動循軌禮。」
|
大仁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盡仁義之道。《三國演義》第四三回:「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
|
仁智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見仁見智」。見「見仁見智」條。01.宋.葉重開〈舂陵續編序〉:「學者仁智之見,雖有淺深,然自遠而即近,由麤以至精,月異而歲不同,今而畢錄於此,觀之者宜知所適從矣。」
|
絕仁棄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棄絕仁義,回復到人純樸的本性。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老子》第一九章:「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