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37 ms
共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離流落四方。韓、魏沒有滅亡,是秦國的一大憂患!現在大王要出兵攻打楚國,勢必經過韓、魏國境,您不擔心他們會叛變嗎?」後來「民不聊生」這個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百姓不聊生」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
席不暇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弭戰爭,平等互愛,由於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大大小小的征戰不斷,墨子於是奔走四方,說服各國君王放棄戰爭。他們汲汲於行道,以天下為己任,一生都為天下生民而到處奔走,所以才會有「孔子無黔突,墨子無煖席」之語。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落腳處的煙囪都還沒被熏黑,他就得離開趕到別的地方;墨子坐的席子都還沒變暖,他也要起身離開了。每天生火煮飯必須用到的煙囪沒被熏黑,表示停留的時間極短;席子無法坐暖,表示根本沒有可以坐著休息的時間。後來「席不暇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
|
兄弟鬩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鬩,爭吵。兄弟鬩牆指兄弟失和爭吵。典出《詩經.小雅.常棣》。[例]為了分家產,他們兄弟鬩牆,反目成仇。
|
拍案叫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樓夢.第七○回》1>湘雲笑道:「咱們這幾社總沒有填詞。你明日何不起社填詞,改個樣兒,豈不新鮮些。」黛玉聽了,偶然興動,便說:「這話說得極是。我如今便請他們去。」說著,一面吩咐預備了幾色果點之類,一面就打發人分頭去請眾人。這□他二人便擬了柳絮之題,又限出幾個調來,寫了綰在壁上。眾人來看時,以柳絮為題,限各色小調。……寶釵笑道:「終不免過於喪敗。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輕薄無根無絆的東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說好了,纔不落套,所以我謅了一首來,未必合你們的意思。」眾人笑道:「不要太謙,我們且賞鑒,自然是好的。」因看這一首〈臨江仙〉道是:「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湘雲先笑道:「好一個『東風...
|
冷嘲熱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冷嘲熱諷」原作「冷譏熱諷」。春秋時楚國公子圍篡國弒其君郟敖自立為靈王這件事,人盡皆知,並且都覺得氣憤不平。而晉國大夫們也對這件事議論紛紛,言語尖酸、刻薄,帶著嘲笑和諷刺的意味,這是因為他們有顆公平無私的心。「冷嘲熱諷」與「冷譏熱諷」意同,用來形容尖酸、刻薄的嘲笑和諷刺。
|
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影響、牽涉。《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這是新章課吏,關係他們前程,務要祕密才好。」也作「關系」。
|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到新奇的事物就改變心意。比喻意志不堅定。《文明小史》第一四回:「怕的是他們小孩子們,見異思遷,我這個館地就坐不成了。」
|
炙手可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宣宗時,崔鉉在朝中擔任要職,權勢極大。每次當他要做重要決策時,都會找鄭魯、楊紹復、段瓌、薛蒙一同商討,所以此四人在當時同樣也是聲名顯赫,握有權柄。於是有這樣的一段話流傳著:「炙手可熱,楊、鄭、段、薛;欲得命通,魯、紹、瓌、蒙。」這段話便是形容鄭魯等人的權勢如日中天,赤燄讓人覺得好像會燙手一樣,若是想順利推展政令,一定得先有他們的支持。「炙手可熱」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亦用來比喻廣受歡迎,名聲極盛。
|
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吃過飯」的客套話。《紅樓夢》第一四回:「鳳姐纔吃飯,見他們來了,便笑道:『好長腿子,快上來罷!』寶玉道:『我們偏了。』」
|
好事多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紅樓夢》第九○回:「想來寶玉和姑娘必是姻緣。人家說的,『好事多磨』,又說道『是姻緣棒打不回』。這樣看起來,人心天意,他們兩個竟是天配的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