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8.50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偵察。如:「窺伺」、「伺探」。《韓非子.內儲說上》:「吾聞數夜有乘轀車至李史門者,謹為我伺之。」《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齊也,乃屬其子於齊之鮑氏。」
如數家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詩外傳.卷一》魯公甫文伯死,其母不哭也。季孫聞之,曰:「公甫文伯之母,貞女也。子死不哭,必有方矣。」使人問焉。對曰:「昔,是子1>也,吾使之事仲尼2>,仲尼去魯3>,送之,不出魯郊;贈之,不與家珍。病,不見士之視者;死,不見士之流淚者。死之日,宮女縗絰而從者,十人。此不足於士,而有餘於婦人也。吾是以不哭也。」詩曰:「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 〔注解〕 (1) 是子:指魯大夫公甫文伯,春秋時魯國人,生卒年不詳。 (2)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趙策三》秦攻趙於長平,大破之,引兵而歸。因使人索六城於趙而講。趙計未定。樓緩新從秦來,趙王與樓緩計之曰:「與秦城何如?不與何如?」樓緩辭讓曰:「此非人臣之所能知也。」王曰:「雖然,試言公之私。」樓緩曰:「……今臣新從秦來,而言勿與,則非計也;言與之,則恐王以臣之為秦也。故不敢對。使臣得為王計之,不如予之。」王曰:「諾。」虞卿聞之,入見王,王以樓緩言告之。虞卿曰:「此飾說也。」秦既解邯鄲之圍,而趙王入朝,使趙郝約事於秦,割六縣而講。王曰:「何謂也?」虞卿曰:「秦之攻趙也,倦而歸乎?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不攻乎?」王曰:「秦1>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
請君入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唐代酷吏來俊臣用周興自己想的方法刑求他,要周興進到以火燒熱的大甕裡。#典出唐.張鷟《朝野僉載》。後用「請君入甕」比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亦用於比喻使人陷入已設計好的圈套。
拍案叫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覺轟轟烈烈,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功垂竹帛,世享榮華,成了一篇花團錦簇的話文,使人見之,一個個都懽忻鼓舞,快意舒懷,不禁拍案叫絕。
萬劫不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家稱世界從形成到毀滅的過程為一劫,萬劫即萬世,指極長的時間。萬劫不復則指永遠無法挽救或無法回復的意思。[例]吸毒會使人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千萬不要沾染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交換。如:「交易」、「貿易」、「以物易物」。《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 jìng釋義︰即「肅然起敬」。見「肅然起敬」條。 01.宋.陳長方《步里客談.論作文》:「文字使人擊節賞嘆,不如使人肅然生敬。」 02.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魯直專學子美,然子美詩讀之,使人凜然興起,肅然生敬。」 參考詞語︰凜然起敬注音︰ㄌ|ㄣˇ ㄖㄢˊ ㄑ|ˇ ㄐ|ㄥˋ漢語拼音︰lǐn rán qǐ jìng釋義︰猶「肅然起敬」。見「肅然起敬」條。 01.宋.朱熹〈跋方伯謨家藏胡文定公帖〉:「方生士繇出示所藏胡文定公與其外大父尚書呂公手帖,讀之,使人凜然起敬。」 參考詞語︰瞿然起敬注音︰ㄑㄩˊ ㄖㄢˊ ㄑ|ˇ ㄐ|ㄥˋ漢語拼音︰qú rán qǐ jìng釋義︰瞿然,驚恐...
薰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長期的接觸使人逐漸受到好的影響。[例]讓孩子從小接受藝術的薰陶,可以培養良好的氣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禮徵招、恭請。今多指請人來任職做事。如:「約聘」、「徵聘」。《孟子.萬章上》:「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湯使人以幣聘之。」《禮記.月令》:「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