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應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融,問他說:「我和你並不相識,你怎麼說我們是世交呢?」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道德仁義修養同等高深,我們當然是世交啊!」李膺對孔融敏捷的反應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跟他一起談論百家經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再也不輕視他是個小孩子了。後來「應對如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
服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道家修養的方法。《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常服氣,一氣千餘息。」
爐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爐子和灶。如:「在某些偏遠地區,仍有部分人家使用爐灶升火煮飯。」
2.比喻事業的基礎。如:「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他決心另起爐灶,從頭開始。」
一團和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團和氣」的意思是指一片祥和的氣氛,往往用來形容一個人態度和藹可親。見用於《二程集.河南程氏外書.卷一二.傳聞雜記》。宋代理學大儒程顥先生,他特別注重道德修養。他與門人好友相交數十年,從未對人疾言厲色。他坐著的時候安穩莊重,待人態度和氣,和藹可親,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一團和氣」就是用來形容程顥待人的態度和藹可親。
超凡入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修養達到極至的境界。唐.呂巖〈七言詩〉:「舉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聖弗為難。」
氣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見識、修養、能力等所達到的水準。[例]他的經驗尚淺,還不成氣候。
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日的修養。《後漢書.卷七四下.劉表傳》:「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
修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涵養德性以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例]一個人要先從修身做起,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無德智修養、人格卑劣的人。《易經.繫辭下》:「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因小見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小地方可以看出大問題。如:「從一個職員馬虎的做事態度,可以因小見大,了解這個公司的營運必定有問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