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微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波長介於0.1公分至30公分之間的電磁波。具有方向性及高頻率等特性,多應用在通信、雷達、氣象、天文、烹調等方面。[例]微波可穿透食物並均勻加熱,不致使表面燒焦而內部不熟。
晶粒生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晶粒的成長過程中,小的晶粒會與大的晶粒合併,減少材料內部晶界的數目。晶粒成長的程度,會影響到材料的機械性質。也稱為「晶粒成長」。
亞硝酸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硝酸鹽加熱至其熔點以上,與金屬鉛一同熔化而得無色或淡黃色的固體。能溶於水,為化學工業和化學實驗室常用的藥品。
鍛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生鐵在爐中加熱,燒去部分碳,使含碳在百分之零點五以下的鐵。也稱為「熟鐵」、「軟鐵」。
回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已煮熟的食物再次放入鍋中烹飪或加熱。如:「這盤菜,把它回鍋熱一下。」
正常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材料學上熱處理的方法。將鋼料加熱至臨界溫度以上保溫適當時間,再置於靜止的空氣中冷卻之,使金屬材料內部均質化。此法可降低鋼材脆性。
賽璐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塑膠。為英語celluloid 的音譯。由硝酸纖維素、樟腦和酒精在高壓下加熱製成。最初在西元一八六九年由美國人喜亞特(J.W.Hyatt)所發明。性堅硬而富彈性,磨製後光潔美觀,加熱軟化後可製造玩具、梳妝用具和裝飾品等。但容易引起燃燒。
硫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生橡膠、硫磺和炭黑等放進容器裡,通入高壓蒸氣加熱,使橡膠起化學作用,而變成硫化橡膠。可增大抗張力,防止彈性的減低。
液晶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液晶中的分子按照規則的形式排列,類似固態結晶體中粒子的排列。液晶中的分子影響通過液晶的光線,加熱液晶之後可改變分子排列,並使光線在不同的溫度下改變顏色。所以我們可知簡單溫度計就是液晶所製成的。(註2)2. 液晶體稱為膽固醇液晶體,正如其名,它的來源來自膽固醇,是一種在我們體內也存在的有機分子。它們具有被稱為迴圈二色性的光學特質:當它們被白光(如陽光)照射後,透過液晶體的一定波長的光子將被環形極化,即電磁場不再亂震動,而是按照一個準確的方向,同時其他的光子將被反射出去。其結果就在晶體表面出現鮮豔的彩虹色,這即取決於...
低溫殺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溫消毒法。西元一八六○年由巴斯德(Pasteurization)所創。多用在處理飲料與食品上,以牛奶最常用。通常先加熱至攝氏六十二度,持續三十分鐘,再急速冷卻至攝氏十度;或加熱至攝氏七十二度,持續十五分鐘,再急速冷卻至攝氏十度。也作「巴氏消毒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