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外部人員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方案發展小組以外的人員所擔任的評鑑稱為外部人員評鑑;由於選擇參與評鑑工作的外部人員,多以專家為主,所以史克立文(M. Scriven)也將之稱為專業的評鑑。
支持外部人員評鑑的理由為:其一,外部人員通常是評鑑專家,了解評鑑的原理與方法,能掌握評鑑的要點,使評鑑工作更為經濟有效;其二,外部人員立場客觀,不受限於方案的情境,能以異於內部人員的角度觀察到不同的優缺點,減少評鑑的盲點;其二,專家所作的評鑑較具公信力,能說服大眾,使評鑑結果能被採信與採行;其四,外部人員進行評鑑,可使方案發展小組專注於方案的執行工作,方案的實施成果可能更佳;其五,外部人員的評鑑可發揮督促力量,使方案的... |
播報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在廣播電臺,介紹節目、報導新聞或報告各種活動消息的工作人員。
|
國語推行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幅員遼闊,山川阻隔,雖然早已書同文字,但卻一直語不同音。清末本已有「國語統一」的倡導,辛亥革命後,更加積極進行。首先,民國元年(1912)七月臨時教育會議在北平舉行,會中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並根據〔籌議國語統一之進行方法案〕,制定公布讀音統一會章程,於教育部內籌設讀音統一會,以策進行。民國二年二月,讀音統一會在北平開會,會議的成果計有:(1)審定國音;(2)製定「注音符號」;(3)製定國音推行方法等。然由於政局關係,未見施行。
民國五年十月,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在北平成立;七年,經國語研究會的請願,並得到第二次全國教育聯合會的響應,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民國八年四月,... |
員外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員外指正員以外的官,晉武帝始設員外散騎侍郎。隋唐以後,直至明清,各部均設有員外郎,位次郎中。簡稱為「員外」。
|
報幕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節目進行時擔任報幕工作的人。
|
樞密院教育委員會(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樞密院教育委員會為一八三九年至十九世紀末間的中央教育督導機關,負責督導國庫教育補助金的分配,是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的萌芽。
英國在一八三九年以前並無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的設置;教育純由私人及宗教團體經營,經費全恃捐款及基金收入,政府從不過問。其後由於社會變遷,復受史密斯(Adam Smith〔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馬爾薩斯(T.R. Malthus)〔人口論〕(Essay on Population)及裴茵(Thomas Paine)〔人權論〕(Rights of Man)等闡述教育重要性書籍的影響,政府對教育事業始漸加重視,乃於一八三三年由國會通過法案,... |
部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部的職員。如:「這次財經會議,各有關財經部會首長都率同重要部員出席。」
|
要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要的人員。如:「下個月,公司要員將到各部門視察,請大家做好準備。」
|
飛行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稱飛機的駕駛員。
|
行政院客家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院客家委員[[1]]使命與任務本會成立於民國90年6月14日,是全球唯一中央級的客家事務專責主管機關,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以建構快樂、自信、有尊嚴的客家認同為信念,以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中心為願景,以「牽成客家、繁榮客庄」為目標。預算與成長本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展客家事務,引領客家文化發光發熱,奠定客家在台灣多元族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因政府資源有限,在經費拮据情形下,本會預算仍逐年增加。未來將在現有預算規模上,以每年成長至少20%為努力方向,達成 馬總統「客家事務預算4年倍增」目標。全國家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