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5.42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刺激或事物本身不經學習,原來就具有強行為之作用者,稱為原始強物(請參看「原始強物」辭目),而原始強物之出現對學習者的反應所產生的強作用,則稱之為原始強。原始強是針對次級強(secondary reinforcement)而提出的。原始與次級之分,只在區分強物產生作用的來源,即強物是習得的還是非由學習而得的。例如兒童喜歡糖果,糖果可以當作兒童做好數學作業的原始強物,喜歡糖果是非習得的;兒童為獲得糖果努力做數學作業,即為原始強之故。教師可以用代幣制來要求學童,每次做好數學作業給一個代幣,每積滿三個換一顆糖果。學童為得到代幣必須努力做數學作業,代幣之具有強效果是習得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或減少。《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願募治曆者,更造密度,各自減,以造漢太初曆。」
天線益與雜訊溫度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面接收站接收性能的一種指標。指接收天線益和接收系統的等效總雜訊之比值。一般太空通訊的距離極長,而衛星發射功率又有限,地面接收到的訊號甚微弱。故地面接收站的性能優劣,不能僅以接收天線的益量來表示,尚需考量天線及整個地面接收站的訊號雜訊比,比值愈大,則接收效率愈高,可接收的資訊量愈大。
建因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輻射通過介質,任何點的特定輻射量的總和與未經碰撞而到達該點的輻射量兩者之比。
變率強(可變比率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率強係指強的分配方式是不以固定反應次數來給與強物,但是大約散布在反應量的平均數附近。例如在反應平均數為二十的變率強分配時,個體平均反應二十次才能得到一次強物,但獲得強的反應次數可能從五次到三十五次不等。因為個體無法確定酬賞何時出現,所以變率強較固定比率強的方式,能使個體在訓練過程中的反應率維持較高的水準,在維持反應的時效上也較久。
量成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成本即邊際成本,指每產一個單位產品時,總成本的加額。
  量成本(或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之間的關係,以教育生產過程而言,可以學校規模與成本間關係說明之。當學生人數加時,總成本必然會加,但是平均成本與量成本都可能有三種情形 :加、不變或減少。決定以上三種情形的主要關鍵在於:學校使用大部分資源支出為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資源有無充分利用,或是有否閒置的生產力尚未發揮等。短期而言,少量的加學生人數對於某些成本(如師資、教室空間等)可仍以固定成本視之,因此不會改變,此時書本、文具與器材等變動成本會因學生人數變動而加。但就長期而言,學生人數如果大量加(如五十人或一百人...
湘(1872-194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傅湘,字叔和,晚字沅叔,號潤沅,別號雙鑑樓主人、藏園居士、藏園老人、書潛、薑菴、長春室主、清泉逸叟、西峰老農。清同治11年(1872)10月9日(農曆9月8日)生於四川瀘州江安縣。
  湘幼年即出繼叔父世鋆。6歲入塾讀書,後隨生父傳世榕離開四川,宦游寧波、江寧等地,到9歲時才定居天津受學。17歲以監生中式光緒14年(1888)順天鄉試舉人,為該科最年輕的一位,並受到當時主試官翁同龢的賞識,評其文章「詞藻紛披,考據詳實」。16年,湘至保定向桐城派古文大師吳汝綸問學,粗識讀書、為文之道。24年,湘以二甲第六名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又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奉派赴日...
幅放大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幅放大器是將微音器傳出之電能改變至可量測程度之工具。一般幅放大器必須和微音器很接近稱為前置幅器,以便將微音器傳出之信號由高電阻轉換成低電阻輸出於權衡電網之後置幅器,可再利用低電阻延長線接至儀器上。一般幅放大器對於20~200KHz之聲音均可予以放大,且放大器本身內部不能產生太大之干擾噪音,否則將成為誤差之來源。
楊以(1787-185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以,清山東聊城人,為海源閣藏書樓的創始人,字益之,一字至堂,晚號冬樵,自稱退思老人。生於乾隆52年(1787),卒於咸豐5年(1855),享年69。
  以自幼穎異,博覽群籍。年17,即補博士弟子員;嘉慶24年(1819)舉人、道光2年(1822)進士,官至江南河道總督。其為官專以德化教人,有循吏之名,舉凡平反冤獄、除賦寬政、賬災撫難、嚴緝盜賊,皆不遺餘力。律己嚴厲,待人寬和,孝事長上,尊重師友,頗得時人贊許。
  以天性好學,且愛書蓄書甚富。道光28年,任江南河道總督,是年亦即其大力收書的開始,以河督之富於貲財,兼以時局環境的變動,所以能盡得天時地利人事之便,...
連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乃是使個體同一行為或反應重複出現的機率加的措施或安排。此種安排中,必須使用一種刺激物(強物)以達到強化的目的。施金納(B.F. Skinner)曾將強物出現的方式分為兩類,一為「連續強」,一為「間歇強」。如果對每一次正確的反應或所期望的行為,均予強化,就是連續強,也就是百分之百的強。此種作用在學習或訓練的初期有其必要性。然而也容易使被強化者感到「厭足」(satiation),以致削弱強化的力量。因此在教育和日常情境中,仍應小心使用。「間歇強」則是指並非每次正確的反應均予以強化的強方式。(參見「間歇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