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三行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三行文化分布:十三行文化主要分布在台北盆地及附近地區,在台灣東北海岸地區及東部的花蓮地區也都有發現。代表遺址:十三行遺址、西新庄子遺址、社子遺址、小基隆遺址、大竹圍遺址、流流遺址、普洛灣遺址十三行文化被認為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前身,是漢人進入本地區後所發現唯一的史前文化,分布廣泛。十三行文化的初期繼承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發展,不同的遞型區域均有遺址分布,生活型態也已經和近代各台灣原住民相同(註一)。此時期的人類以務農為生,種植稻米、番薯、芋頭等農作物,同時漁獵也相當發達,採貝和捕捉魚類,並且也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
安史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源由2 經歷3 關鍵字4 出處 源由唐玄宗(註1.)天寶年間,因寵愛楊貴妃(註2.),沉迷遊樂,遂漸不理政務,大權為李林甫(註3.)掌握,李林甫為了防止漢人官僚由日趨重要的邊境節度使入都為相,跟他競爭,開始引用異族出身的人擔任節度使。伊朗系孛庫特人安祿山(註4.)便因此與李林甫結合,出任節度使。李林甫死後,外戚楊國忠為相。安祿山與楊國忠爭寵,因懼身在邊疆,有朝一日會被楊國忠(註5.)罷黜,乃於天寶十四年(西元755)兵叛幽州,佔領洛陽,造成為時九年的安史之亂。 經歷安史之亂時,原先的律令機構無法應付亂事,唐室乃將...
羞與噲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人韓信鄙視樊噲,不屑與他為伍。典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後用以指不屑與平庸的人並列。也作「羞與為伍」。
鼓旗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旗鼓相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旗鼓相當」典源作「鼓旗相當」。古時作戰,軍中都是以敲擊戰鼓及揮舞旗幟來指揮進退,鼓聲大作或旗幟飛揚都可表現出壯盛的氣勢。這兩者的氣勢相當,就表示雙方軍隊的陣容與聲勢不相上下。據《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列傳》載,新莽末年,東漢人隗囂(ㄨㄟˇ ㄒㄧㄠ)在隴西一帶據地為王,稱西州上將軍;公孫述則佔有今四川一帶,稱蜀中皇帝。當時,尚未取得政權的漢光武帝劉秀兵力多布署在東部,其西部軍力無法與兩方的任一方相抗衡,為避免兩大豪強合作,他於是想拉攏隗囂,孤立公孫述,便寫了一封信給隗囂,信中說道:「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子陽,即公孫述的字。這...
五胡亂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時曾在邊地安置投降的匈奴人,此為塞外部族內徙的開始。東漢末年,天下紛擾,內徙的部族人數增多,由於生活習慣和漢人不同,故常有爭端。晉武帝時的郭欽及惠帝初年的江統,曾先後建議將境內的胡人遷往塞外,但均未被採用。惠帝時八王相攻,政權混亂,導致匈奴劉淵首先發難,自立為漢王,此後諸胡紛建政權,晉室被迫南遷,北方盡成胡人天下,史稱為「五胡亂華」。
大庄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1888年8月2日台東直隸州所屬的里壠庄即新開園府的漢人移民者及平埔族人,因為卑南撫墾局委員雷福海等官員的壓榨及欺凌婦女,乃率眾700餘人到大庄局殺害委員雷福海、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王升並局差、局勇等,而爆發所謂的「大庄事件」。啟示的平埔族包括:迪階、馬魯零、觀音山、大庄、頭人埔、萬人埔、李仔坑、石碑、里坑、公埔、新開園和里壠等十二庄(以上各庄即今日台東縣關山鎮、池上鄉及花蓮縣的富里鄉一帶)。制8月5日起事之平埔族人已攻入台東平原,並與呂家望社(今屬卑南族之利嘉部落)連結,共同圍困清軍於埤南局(今台東市天后宮一帶)...
平埔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原居平原地帶的原住民族群,包括噶瑪蘭族、凱達加蘭族、雷朗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瀑拉族、貓霧捒族、邵族、和安耶族、西拉雅族等族群。屬南島語族。
生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貶)1.稱未受教化的人。例:你仰像生番共樣,恁毋講道理。(你怎麼像野人一樣,這麼不講道理。)
2.罵人沒有教養。例:莫像生番樣仔,在這位搣衰人。(別像沒教養的人似的,在這裡搗亂。)
賢良方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制郡國舉士的科目之一。選拔文墨才學之士,魏、晉、唐、宋皆沿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話說自漢以前,人才只是舉薦征辟,故有賢良方正茂才異等之名。」《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到漢朝用賢良方正開科,所以公孫弘、董仲舒舉賢良方正,這便是漢人的舉業。」
熟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對於「生番」,指清朝與日本時期居住平原、丘陵區域,納稅、服勞役並受官府教化的原住民族群,日本時期稱「熟蕃」或「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