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0.03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社會變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途徑可簡單分為以下二者1. 直線式又稱為社會變遷階段說,認為社會變遷是循這直線進行的,一步一步接近現今的文明社會,如孔德提出的三階段說,分別是神學、玄學與實證的改變,即將社會進步演化的過程,視為同一歷程,再者是斯賓賽將社會比擬成有機體,認為社會的成長,有如有機體的生長過程,社會結構不斷的增加其複雜性,組織不斷分化,最後形成一個巨大而協調的社會體,在此視社會是一進步的演化歷程。2. 循環式在史賓格勒的書中西方的沒落所提,一個文明將會經歷出生,成熟及死亡的相同循環,西方文明正在沒落,解體只是正常的一個演化過程。在湯恩比的世...
滿江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江紅偏好溫暖至高溫的地區,適合生長的溫度大約落在15~30度左右,耐濕,稍具耐陰性,而滿江紅在台灣現今則多位於中、低海拔平野至山區等地,及蘭嶼的水田或沼澤地、池塘中群生。(註2) 莖滿江紅科(Azollaceae)滿江紅屬(Azolla)的滿江紅,其根狀莖通常橫生,具羽狀分之,其植株全株略呈三角形狀,長大約1公分左右,而且其繁殖相當迅速,故多成群。 葉滿江紅的葉片一般不具有葉柄,密集而呈覆瓦狀排列,為二列互生,其葉片裂為兩片,上片屬肉質,浮於於水面之上,且其表面具有乳頭狀突起,其內則有空腔,若與藍綠藻共生,則有固氮之作...
鑑古推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歷史的教訓或足以效法的地方,以推知現今的作法優劣。如:「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讓後人鑑古推今,避免重蹈覆轍。」
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古典舞劇的統稱。芭蕾為英語ballet的音譯。起源於十五世紀義大利宮廷,為一種典雅帶有戲劇性的舞蹈。有一套完整的訓練方式,強調足尖舞蹈技巧,並以動作表現多種感情。舞者必須保持高度平衡及輕盈,展現高尚文雅的儀態。各國的芭蕾均有獨特風格,如美國芭蕾舞節奏明快、富活力,英國芭蕾舞典雅,俄國的芭蕾舞有力而華麗。芭蕾舞的主題初為具道德或政治意識的神話戲劇,十九世紀漸轉向逃避現實、追求異國情調。現今的芭蕾舞劇,多已非戲劇性的表演,僅是表現一段音樂或某一動作發展出來的舞蹈,強調心境與感受的表達,也反映生活緊張的壓迫感。
處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處罰、懲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現今內裡傳出信來,務必要找尋屍首。若是尋不著,將來不知是個怎麼樣的處分。」《紅樓夢》第一○○回:「家人奉命,趕到京中回明了王夫人,便在吏部打聽得賈政並無處分。」
台灣山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耐陰,偏好具有蔭蔽且空氣濕度較高之空間,原產於非洲至波里尼西亞一帶、澳洲、亞洲熱帶區及東南亞地區,現今台灣則普遍多種植於低海拔地區,著生為主,偶為岩生,數量非常多,一般著生於林下、林緣潮濕環境之樹幹或岩石枝上。(註2) 莖鐵角蕨科(Aspleniaceae)的台灣山蘇一般根莖粗短而直立,緣葉自地下莖生長,自中心向周圍開展為巢狀。 葉台灣山蘇的葉片為劍狀長橢圓形,具短葉柄或近於無柄,色綠,屬革質,單葉,全緣長可達150公分左右,寬則約在10~15公分左右,葉軸之背面呈圓弧狀突起,一般為叢生,呈覆瓦狀圓形排列,其狀似鳥巢一...
傅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使用不當還是有負面影響。 自我的技藝為一種道德修為傅科晚期提出了「自我的技藝」、「生存美學」,對於現今的道德教育提供另一種可行採用的途徑。傅科所認定的道德修為方式有別於西方傳統的Aristotle和Kant的模式,只有一些些重疊之處。這些道德修為的方法就像規訓權力,所用的方法也是非常普通,並無任何新奇之處,但仍有參考的地方。計有:(1)聆聽;(2)說真話;(3)閱讀;(4)書寫;(5)坦率;(6)良心檢查等六項。 結語以上簡要說明傅科規訓權力的概念和自我的技藝,在當前教育活動可應用之處。從潛在課程來理解規訓權力可幫助我...
蹴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踢球遊戲,類似現今的踢足球。根據《事物紀原》的記載,起源於黃帝時代,流行於漢唐,宋代發展到巔峰,明清逐漸衰微。現在的踢毽子還留有蹴鞠的影子。明汪雲程著有《蹴鞠圖譜》,記載唐宋到元明間蹴鞠的比賽、遊戲的方法,以及球場的形式、規例。唐.杜甫〈清明〉詩二首之二:「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作「踢鞠」、「踢毬」、「踢圓」、「蹴踘」、「蹴圓」。
現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今、目前。《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雖年老,現在並無病痛。」也作「現今」、「現下」、「現時」。
慾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慾念太雜,令人神智昏亂,做出不合常理的事。《紅樓夢》第六四回:「自古道『慾令智昏』,賈璉只顧貪圖二姐美色,聽了賈蓉一篇話,遂為計出萬全,將現今身上有服,並停妻再娶,嚴父妒妻,種種不妥之處皆置之度外了。」也作「利令智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