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態經濟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然生態學(ecology)與經濟學(economics)兩名詞同源自希臘字""oikos"",分別意指有關於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之問題與管理,但卻因此兩學門觀念與專業之分歧,而使有關環境與經濟之政策產生互斥之現象,而非長期性之互利。「生態經濟學」乃1980年代末期,若干經濟學家與生態學家為因應全球性環境問題所形成之新學門。國際生態經濟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ISEE)於1988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成立。1989年,國際生態經濟學會之會刊Journal of Ecological Economics正式出刊。1990年5...
動物生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研究動物與動物,動物與生存環境間相互關係的學科。如生存競爭、遺傳變化、外圍適應等。
生態區位寬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多維空間的生態區位觀念中,生物對某項資源的使用情形,或對某項環境因子的忍受範圍。如鳥類取食的昆蟲大小,或魚類所能生存的水溫範圍等。生態區位寬度大時表示生物對某項環境因子的適應範圍廣(如廣食性、廣鹽性、廣溫性等)。
  常見的生態區位寬度的表示法為:
  -logB=-Σpilogpi,或1/Σpi,其中pi代表生物對i項資源使用的百分比,或是在環境因子為i時的適應程度。
生態化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用化學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學物質在生態系統中的化學行為、變化規律及其生態效應的一門新興學科。它著重於研究和生態系統有關的各種物質的化學特性和轉化過程,包括物質在生態環境中的存在與分布形式、形成與遷移過程、反應與歸宿途徑,以及有關熱力學和動力學等方面的內容。目前對這學科的確切和內容界限尚有爭議,1970年代以來,對污染物質、營養物質,化學信息和廢棄物等四種物質在生態環境中的存在形式、分布狀況,化學行為,相互作用及其生態效應進行了不少研究,探討它們在維持或破壞生態平衡、及挽救或恢復生態平衡中所發生的化學過程,將此所得到的信息回饋到為保持生態平衡時可達到的最優化政策。美國高等學校中有專設的生態化學...
生態結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特定地區的人口,在空間上和維生上所發生各種關係的體系。
生態等位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環境條件要求相似的生物種類或食物鏈上占有同等生態地位的物種。
生態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地質史上,影響生物生存和分布的環境變化,如板塊造成的陸塊分離、陸地隆起或下沈導致的地理隔離、更新世冰河期的海進和海退等,都是重要的古生態事件。古生態事件對生物的地理分布和演化具有重大的影響,是瞭解現生生物演化和生物地理的重要資料。
生態模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系統分析的原理,利用數學模式,模擬生態系內各組成分子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動態變化的研究方法。生態模擬以各種生態調查資料為基礎,確立生態系的主要組成,各組成分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物質和能量在各組成之間的轉換速率和影響因子,綜合各種資訊,來建立生態系的數學模式,並利用電腦之程式來描述其關係,經由實際資料來執行模式驗證,調整模式之參數後,完成生態模式。這些模式可預測生態系內各種反應的可能變化,或可提出新的假說和研究方向。70年代以來,生態模擬已被廣泛地應用於許多生態學的研究,如族群動態、蟲害的暴發、流行病的傳播和污染的起源與擴散途徑。由於許多生態現象無法以實驗方式獲得資料,故應用生態模擬可獲得可能...
植物生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植物間以及植物與其生存環境間相互關係的科學。
生態立體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態立體圖是一種以繪製的背景或山水模型襯托實物的一種立體展示方式。通常以標本或實物大小的模型放置在一個繪製的背景或山水模型之前,以產生深淺遠近的立體感;生態立體圖最早是用來宣傳教義的,如歐洲教堂中在聖誕節期間置放的基督降生圖最為常見,而它的推廣,一般都認為應歸功於達蓋爾式照相法(Daguerreotype)的發明人達蓋爾(Louis-Jacques-Mande Daguerre)於1822年將此種表現方法應用在巴黎的展覽。
  生態立體圖最常見於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用以展示飛禽走獸及植物在原生地的生態。我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臺灣省立博物館甚至玉山國家公園均可見此種技術的運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