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0.57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規定的時刻。如:「按時」、「準時」。
規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法則、規定、規則、軌則、端正、禮貌、正派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源自於法制史名詞「十惡」的一種生活用語,指唐律中規定凡犯十惡者,不適用八議等減刑規定,而且遇到大赦也不能赦免(常赦所不原),亦即「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1)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歷代規定不一,或為六尺,或為六尺四寸。《新唐書.卷三七.地理志一》:「皇城長千九百一十五步,廣千二百步。」(2)計算邁步次數的單位。如:「向前走五步。」(3)計算事情步驟的單位。如:「做任何事第一步是要先打好基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規定的時間。如:「準點」、「誤點」、「鐘點」。
盛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氣凌人」原作「盛氣臨人」。典故出自宋代樓鑰《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一文。文章中提到當時戶部侍郎李椿年建議重新丈量民田的經界,朝廷選派汪大猷擔任龍游縣的覆勘官。當時李椿年的規定十分嚴峻,凡是丈量過的田,重新勘驗,如有隱藏,不論多少,一律處以黥刑,流放到遠方。因為氣勢壓迫於人,所以人民縱有不服,也沒有敢跟他對抗的。後來「盛氣凌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驕橫的氣勢壓迫別人。但是這條成語也有人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君。」據《南史.卷一九.謝晦列傳》,南朝宋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紡織品的總稱。如:「布料」、「布帛」、「布匹」。
宣示、陳述。如:「布告」、「公布」、「宣布」。
遍及。如:「布滿」、「遍布」、「烏雲密布」。
安排、陳設。如:「布置」、「布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定的、照常的。如:「例行公事」。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撤除正增強撤除正增強可分為「隔離法」與「虧損法」。以實例來說,「隔離法」如:喜歡遊戲的兒童,若不遵守規定,就不讓他遊戲。某生是桌球代表隊,卻犯抽菸的不當行為,教練警告他,若再抽菸就要取消代表隊資格。「虧損法」是扣除其所擁有的增強物。如:逾期還書要罰款;不守常規要扣操行分數;開車超速要被開罰單。但要注意的是,扣除增強物應考慮當事人是否付得起的數量,若當事人一貧如洗,則罰重款會有困難。遠離增強物(禁制法)遠離增強物是調整環境,移走引人作怪的刺激。老子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例如:菸毒勒戒所,就是使吸菸毒者避開誘惑,而戒除...
開門揖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奄之地及殷民六族封伯禽,國號魯,都曲阜,在位時曾輔成王,率軍征淮夷、徐戎。傳說周公制禮作樂,禮制中規定凡有親人亡故,必須立即放下工作服喪,周公死時,適逢戎人作亂,伯禽家中雖有喪事,卻仍立即出征與戎人作戰,並未遵守喪制。 (6) 姦宄:犯法作亂的人。宄,音ㄍㄨㄟˇ。 (7) 巡軍:巡視軍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