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6.50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豆豉」條。
1.動物名。一種浮游在水面的蟲。體大如豆,顏色黑亮。
2.豆豉的豉的又音。
天花亂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墜》。 (2) 六欲諸天:佛家指掌理凡夫六種情欲的六位天神。六欲,包括色欲、形貌欲、威儀恣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及人相欲。〔參考資料〕 ■宋.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卷上.樓臺門第四.雨花臺》梁武帝時,有雲光法師講經于此,感得天雨賜花,天廚獻食,荊公有詩云:「盤□長干有絕陘、并包佳麗入江亭,新霜浦漵綿綿靜,薄晚林巒往往青。」楊無為有詩云:「空書來震旦,康樂造淵微。貝葉深山譯,曼花半夜飛。香清雖透筆,蕊散不霑衣。舊社白蓮老,遠公應望歸。」■宋.呂祖謙《詩律武庫.卷一○.釋學門.講經天花墜》梁僧法雲,其母初生雲時,忽見雲氣滿室,光色瑩徹,因名法雲,及出家後更不易。梁武帝重佛,尤敬於雲。雲與誌公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語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燒熱的金屬在牛馬或物體上留下標誌。如:「烙印」。
2.熨、燙。如:「烙衣服」。
3.將食物放在燒熱的鍋上烤熟。如:「烙餅」。《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自到廚下烙了一斤麵餅,炒了一盤韭菜,自捧出來陪著。」
參見「炮烙」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語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語音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遮那:毗盧遮那之略稱,為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 (3) 文殊:即文殊師利,佛教菩薩名,由梵語音譯而來。為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薩,和觀音、地藏、普賢並稱四大菩薩。 (4) 《華嚴》:《華嚴經》,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由一些小部經,逐漸發展成的大部經典。是華嚴宗和法相宗據以立宗的經典之一。 (5) 普賢: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為釋迦牟尼佛的右脅侍,象徵佛陀行德的菩薩。其塑像多騎白象,與左脅侍文殊騎獅子相對。 (6) 此旦:此時。 (7) 一佛二菩薩:佛教稱世界有穢土(凡人所居)和淨土(聖人所居佛國)之分,每個世界有一佛二菩薩負責教化。菩薩代表「修德」,佛代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動物乳汁所製成的半凝固食品。如:「乳酪」、「牛酪」。
2.以果實熬煮而成的糊狀物。如:「杏仁酪」、「核桃酪」。
以動物乳汁所製成的半凝固食品。明.張自烈《正字通.酉部》:「酪,牛馬乳所造。」如:「乳酪」、「牛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語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之讀音。
1.像雪或乳汁般素淨的顏色。
2.代表五行中金的顏色。如天地四方的西方、一年四季的秋、五臟的肺等。《說文解字.白部》:「白,西方色也。」
3.罰酒的杯子。也泛指一般酒杯。《漢書.卷一○○.敘傳上》:「及趙、李諸侍中皆引滿舉白,談笑大噱。」《文選.左思.吳都賦》:「飛觴舉白。」唐.李善.注:「白,罰爵名也。」
4.戲劇裡的對話。如:「道白」、「對白」。
5.姓。如唐代有白居易、白行簡,元代有白樸。
6.二一四部首之一。
1.告訴。《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2.在書信末署名下的敬語,用於平輩或晚輩。唐.韓愈〈答李翊書〉:「聊相為言之。愈白。」
3.晨光初發,天明。宋.蘇軾〈赤壁賦〉:「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4.彰明、表明。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5.揭穿,專指戳穿謊言。元.王曄《桃花女.楔子》:「我周公在卦鋪裡面,你自喚他出來,白他謊,討他銀子去。」
6.表示輕視或不滿的動作。如:「白了他一眼。」
1.白色的。如:「白紙」、「白布」、「藍天白雲」。
2.潔淨的。如:「潔白」。
3.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4.率直、誠實。如:「坦白」。
5.沒有添加任何東西的。如:「白飯」、「白開水」。
6.錯誤的。如:「寫白字」。
7.表示輕視或不滿的樣子。如:「白眼」。
8.以合法掩護非法,以正當掩護不法的。與「黑」相對。如:「白道」。
1.徒然。如:「白跑一趟」、「白來」、「白費」。《紅樓夢》第六○回:「沒的惹人笑話自己獃,白給人做粗活。」
2.不付代價而得到好處。如:「白吃白喝」。
3.就是、完全、實在。《金瓶梅》第一一回:「家中好不無人,只靠著我逐日出來供唱,……也要往宅裡看看姑娘,白不得個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