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為治療法(behavior_therap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向治療學派有許多特定的治療技術,包含鬆弛訓練、系統減敏感法、現場暴露法與洪水法、社會技巧訓練、自我調整方案與自我指導行為等技術。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行為治療法英文關鍵字:behavior therapy 參考資料1. Gerald Corey (2009).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楊旻鑫、彭瑞祥譯)。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09)p. 279-3022. 程薇(2011)。諮商與輔導。台北:志光教育文化。
形成性評量(formative_evalu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教學效果評量方式的一種。形成性評量的理論基礎是:教學歷程要和評量歷程相互結合,才能達到改進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習效果。其主要目的是不斷提供回饋給學生和老師,對教師而言,可以使教師了解教學效果以便有改進的依據,有助於調整教學和實施補救教學措施;另一方面回饋可以提供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情形,並提出需要修正的學習錯誤。簡單來說,形成性評量具有指引的功能,指引教師應該教學哪些部分,補足哪些內容,也指引學生哪些缺失與不足。形成性評量的範圍較小,測驗內容限於教學的特定內容,也許是一個概念或原則,或是某一單元的內容,一般在學校中使用的...
幅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振動或搖擺所展開的寬度。比喻事物變動的大小。如:「近來銀行利率有所調整,但幅度不大。」
漸進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漸進模式目錄1 理論原則2 漸進模式特點3 漸進模式的弊端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理論原則  漸進模式係由美國林布隆學者所提出,認為決定是透過參與決定者的社會互動所形成,此互動的過程是動態的,彼此互相調整與調適,進而達到漸進的過程,當然其中漸進的方式必須顧慮到現實的限制,參與者的意願,還有決定者的理性思索,過程中不強調劇烈的變化,也不做固守的格律,而是採取逐漸向前,踏實行進的方法,如同波博學者所提出的點滴社會工程論一般。 漸進模式特點1. 認為視手段-目的聯結關係的分析是不恰當的,因為設定目標與產生備選方案二者是同時發生...
教育公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同的教育資源。不等量方面,在教育內部中,要給予教育弱勢者更多的入學機會保障,在教育內容當中,要適時調整學習內容與教學方法、實施補救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學習的機會;在教育外部中,對於弱勢地區、家庭或個人要給予額外的支援與補助,讓弱勢者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我國現階段僅在國民教育階段符合入學機會平等的教育公平概念,在教育過程與結果的公平方面,仍有一段距離。至於國民教育之下以及國民教育之上的教育階段,由於教育內部本身以及教育外部的條件在事實上都不平等,所以在入學機會、教育過程、教育結果方面,均有不公平的現象,亟待謀求解決之...
界線(Boundari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彼此間的關係相當疏離,且支持有限,因此家庭/個體需面臨相當大的壓力下,家人才會注意到彼此的需求以及調整彼此的關係。Minuchin認為清楚地認定界線類別是不容易的,次系統間的界線也是對應 (reciprocal)的關係。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界線英文關鍵字:Boundaries 參考資料1.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182. 崔詠欣、黃庭偉、王依婷(2012)。初探家庭次系統中的婚姻、親職、親子次系統之交織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37),41-53。
心理建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調整心態以增加適應力。如:「心理建設完全的人,不會因為遇到小小挫折,就灰心氣餒。」
垃圾桶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的優先順序也不明確,此意味著組織對各種施政目標的優先順序?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視必要情況隨時加以調整的。例如:各級學校教育的目標,我國大陸政策「戒急用忍」:這些目標極為複雜而抽象,不易具體化及明確化,因此其成效很難評鑑。通常當一個組織發展到具有相當規模時,伴隨而來的就是組織愈變愈複雜,它同時也會追求許多不同的目標,這些目標又可分成多項的次目標。當企圖再將這些次目標加以具體化陳述時,則常會出現目標之間矛盾不一的情況。正如前面說過,組織目標是模糊的,施政目標的優先順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挪動的。 2.手段或方法的不確...
自我調節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提出人類有自我指導的能力,能控制引導自己的思想、情感與行動,因此個體會因為觀察或經驗到外在的結果而調整自己,此及自我調節的歷程,此歷程包含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及自我反應,也會對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激勵。自我效能是在自我調節歷程中,完成某一目標後,內在對自己於該領域成就所形成的批判,自我效能會影響個人選擇做出的學習行為,選擇投入學習的程度,以及面對困難時的堅持程度,也會影響個人進行高層次思考的意願。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自我調節學習英文關鍵字:self regulated learning 參考資料孫春在、林珊如著。網路合作學...
增強論(reinforcement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通過行為的後果反饋給行為主體這種間接方式來實現的。人們可根據反饋的資訊,主動適應環境刺激,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參考資料柯瑞(200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六版)。(鄭玄藏等合譯)。台北市:雙葉。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臺灣東華。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Woolfolk, A. (2004).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