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墳墓。《戰國策.齊策四》:「昔者秦攻齊,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禮記.曲禮上》:「適墓不登壟,助葬必執紼。」漢.鄭玄.注:「壟,冢也。」
九霄雲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我見他掩了淚眼,改了面色,笑靨兒攢破旱蓮腮,直從那針關兒透得命到來,恰便似九霄雲外,滴溜溜飛下一紙書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炎熱的。《新唐書.卷一四五.楊炎傳》:「時方煬,旱人情騷攜,群臣皆請文喜,帝不聽。」
明知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知而故犯注音︰ㄓ ㄦˊ ㄍㄨˋ ㄈㄢˋ漢語拼音︰zhī ér gù fàn釋義︰即「明知故犯」。見「明知故犯」條。 01.宋.陳世崇《隨隱漫錄.卷一》:「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源) 02.《五燈會元.卷一五.德山志先禪師》:「曰:『為甚麼如此?』師曰:『知而故犯。』」 參考詞語︰明知明犯注音︰ㄇ|ㄥˊ ㄓ ㄇ|ㄥˊ ㄈㄢˋ漢語拼音︰míng zhī míng fàn釋義︰即「明知故犯」。見「明知故犯」條。 01.宋.倪思《經鉏堂雜志.卷一.林希》:「名節一壞,遺臭後世,明知而明犯之。甚矣,官職之能壞人也!」
網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法令、法網。唐.司空圖〈酬張芬後見寄〉詩:「紫鳳朝銜五色書,陽春忽布網羅除。」《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舉手掛網羅,動足觸機陷;是以兗、豫有無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與虎謀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狐謀皮,後來或轉用成「與虎謀皮」。義猶「與虎謀皮」。見「與虎謀皮」條。 01.漢.王符《潛夫論.述》:「與狐議裘,無時焉可!」 參考詞語︰向狐謀裘注音︰ㄒ|ㄤˋ ㄏㄨˊ ㄇㄡˊ ㄑ|ㄡˊ漢語拼音︰xiàng hú móu qiú釋義︰本指為製裘而與狐謀皮,後來或轉用成「與虎謀皮」。義猶「與虎謀皮」。見「與虎謀皮」條。 01.清.黃景仁〈八月十四日夜偕華峰放舟城東醉歸歌此〉詩:「三秋忽作風籜捲,萬事不異泥絮沾。向狐謀裘豈長策,歸來面目青而黔。」
重見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蕩寇志》第二二回:「宋江避難水滸,罪應萬死。昨奉天子明詔,罪招安,宋江等正如撥開雲霧,重見天日,感激無際,誓願竭功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落葉歸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長期居住在外,終究要回返家園。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三八齣:「今日遇回來,正是落葉歸根,豐城劍回。」《官場現形記》第二二回:「大家有情義,何必叫老爺一時為難呢?但是樹高千丈,落葉歸根,將來總得有個著落,不得不說說明白。」也作「葉落歸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古代一種閹割男性的生殖器官或將女性幽閉起來的刑罰。《書經.呂刑》:「宮辟疑,其罰六百鍰。」漢.孔安國.傳:「宮,淫刑也。男子割勢,婦人幽閉,次死之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招致。《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毋速天罰,圖不穀。」《國語.楚語下》:「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