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3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坑、壕溝。亦指護城河。如:「溝塹」。《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使高壘深塹,勿與戰。」《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夏四月,大,詔諸郡縣治城郭,起譙樓,穿塹發渠,以備盜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財物。通「贓」。《漢書.卷九○.酷吏傳.尹賞傳》:「終身廢棄無有時,其羞辱甚於貪汙坐臧。」
一成不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王制》中描述古代的司法制度,犯人的罪行一旦判決之後,君王先命三公共同審理,之後三公再將判決書呈交給君王。君王看了判決書之後,得依「因無知而犯罪」、「因過失而犯罪」、「因遺忘而犯罪」三種情形,酌量給予減刑,最後裁定刑罰。刑罰一旦裁定,即使只是輕微的小罪,也必須澈底執行,不得免。因為一旦犯罪成立,刑罰就會加在身上;一旦刑罰加到身上,就不可能再改變了。所以一個君子在裁定刑罰之前,必定會竭盡心力來審理案件。後來「一成不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後,從不改變。
一諾千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卒年不詳。楚漢相爭,初為項羽部將,數圍劉邦。及項羽滅,為劉邦追捕,後由朱家透過汝陰侯滕公,乃得免,並官郎中、中郎將及河東守等。 (7) 諫:用言語或行動勸告別人改正錯誤。 (8) 通:交往。 (9) 不說:不悅。說,通「悅」。 (10) 游揚:稱揚美名,使名聲遠播。 (11) 距:通「拒」,拒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饒恕、寬恕。通「宥」。《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毋一。」《禮記.禮器》:「周坐尸詔侑武方,其禮亦然,其道一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火燒煮食物。《左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析骸以爨。」晉.杜預.注:「爨,炊也。」《紅樓夢》第一○五回:「聞得老與政老同房各爨的,理應遵旨查看賈的家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釋放、免。《國語.鄭語》:「褒人褒姁有獄,而以為入於王,王遂置之。」《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擊反虜者,深入多殺為功,斬首捕虜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殺之,無有所置。」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顏斶便說:「從前秦國伐齊經過魯國,下令不得毀壞賢士柳下惠墓方圓五十步內的一草一木,否則一律殺無。又下令說:能砍下齊王人頭者,就能封萬戶侯賜給重賞。可見一國之君的人頭,還不如死去賢士的墳墓。」齊宣王很不高興,但又無法反駁,只好沉默不語。這時旁邊的大臣都很緊張,對顏斶說:「你趕快上前去吧!大王是大國之君,天下的士人都來投效,四方的諸侯都莫敢不服,是多麼尊貴!而世間的高士,都是住在鄉野的『匹夫』而已,怎麼可以跟君王比?」顏斶又反駁說:「當然不是!古代聖王都是有賢士的幫助才能建立功業,就是因為他們能尊重士人,不恥下問,諸侯還用『孤』、『寡』等自稱,表示自己得不到臣民愛戴。之所以被稱為明主,就是...
執迷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持錯誤的觀念而不醒悟。《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若執迷不悟,距逆王師,大眾一臨,刑茲罔。」《紅樓夢》第一一三回:「老爺太太原為是要你成人接續祖宗遺緒。你只是執迷不悟,如何是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古代肉刑之一。在罪人臉上刺刻染墨。《書經.呂刑》:「墨辟疑,其罰百鍰。」漢.孔安國.傳:「刻其顙而涅之曰墨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