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前的訓練期間,吐溫說服他的弟弟亨利•克列門斯與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工作。亨利死於1858年6月21日,那是由於亨利工作的那艘輪船爆炸。吐溫為此感到極內疚,並在餘生中一直覺得他自己需負上責任。可是他繼續在河上工作並一直是領航員,直到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而縮減了密西西比河的交通。 旅行與家庭 密蘇里州是一個奴隸州,並被大部分人視為是屬於南部的一部分,但密蘇里州並沒有加入聯邦。當戰爭開始時,吐溫和他的朋友加入了一隊聯邦的民兵部隊(這在一部1885年的短故事「The Private History of a Campaign ...
|
排難解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君說:「士人之所以為天下人所敬重,是由於為人排解禍患、困難、紛爭,而不求報酬。如果要求有所報酬的,那是商人的行為。」於是堅持不拿千兩的黃金,並辭別平原君,離開了趙國。後來「排難解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紛爭。
|
彼一時,此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另一個時候,情勢已經不同。比喻時勢不同,情況有別,不能相提並論。《孟子.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三國演義》第二回:「彼一時,此一時也。昔秦、項之際,天下大亂,民無定主,故招降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惟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兒女英雄傳》第一九回:「先生,這叫作『彼一時,此一時』,你這話談何容易!」
|
打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西遊記》第七○回:「眾妖聽了,關門的關門,打仗的打仗。」《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外國人到我們山東來橫行,那是朝廷不肯合他打仗的原故。」
|
自個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身、自己。如:「那是我自個兒的事,你別插手。」
|
張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我軍始終反對運用方言於白話文寫作,曾指出:「我們日常所用的話,十分差不多佔九分沒有相當的文字。那是因為我們的話是土話,是沒有文字的下級話,是大多數佔了不合理的話啦。所以沒有文學的價值,已是無可疑的。」1997年,台北縣政府「為鄉里人傑塑像」,在其母校板橋國小立張我軍石像,表彰他對台灣新文學運動的貢獻。 貢獻:日據時期,1924年(大正12年)之前,台灣的文學界籠罩在一片吟風弄月,無病呻吟的擊缽、吟唱舊詩之中,加上台灣總督府對士紳階級的懷柔政策,鼓勵吟詩、做對,更使這班士紳大老、權貴青年不事反省關心其本身所處的政治、...
|
憑河暴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是危險的行為。所以《詩經.小雅.小旻》說「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表示知道危險。知道危險還要去做,那是有勇無謀的愚蠢行為,所以《論語.述而》篇中,子路在孔子面前表示自己能領三軍,勇往直前,子路是孔門弟子中性情最衝動的人,因此孔子機會教育說他像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孔子欣賞的是能「臨事懂得戒慎,想出最妥善因應辦法」的人。從這裡知道「暴虎馮虎」一語早在先秦時代即已流行,用來比喻人做事有勇無謀。
|
亞斯伯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情與他人的意圖沒有感到不自由的亞斯伯格的人。 他們時常和人眼神交會有困難。幾乎不與人眼神交會,感到那是會讓人緊張的動作的時候較多。另一方面,也有像是會使他人感到不愉快程度,一動不動的盯著那個人的眼睛看的類型。對方傳達過來的訊息(眼神交會等)是要表達什麼,雖然他們拚命想要理解般的去努力,也因為這個障礙的關係解讀對方的心理有困難,多數會有挫折的模樣。例如,與初次見面的人打招呼的場合,不是以被社會上所接受的方法自我介紹,也有對自己所關心的領域一個人不斷說下去這樣的舉動的時候。[編輯]主要問題患亞斯伯格症候群的人和許多的健全者...
|
向壁虛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壁虛造」原作「鄉壁虛造」。這個成語的典源出自於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秦始皇焚書,許多重要的書籍因此失傳。漢景帝子魯恭王在孔子舊宅壁中發現許多古文經,包括《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等,但因為與通行的今文差異很大,許多人不相信那是真本;所以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說:「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於世。」意思是說:當時的人對這批書大加非毀,認為是好奇的人故意改變字體,對著孔壁,憑空假造出來的,藉以炫耀於世。後來「向壁虛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憑空捏造。
|
安如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諫。在諫書中,枚乘提到:「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去做,那是比累積的雞蛋還要危險,比登天還要艱難。如果能改變意圖,比翻轉手掌還容易,也能使您比泰山還穩固。」但劉濞執迷不悟,枚乘於是離開吳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