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4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語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語典〕由繆天華等編輯,民國60(1971)復興書局出版。後經陸續增訂至15版,78年出版〔增編成語典〕。
  全書共收錄成語約12,000條,取材自經典語、詩詞語、戲曲小說語、熟語、俗語,範圍極廣,而每一成語之解釋採用淺近之文言,考證其源流,並注明引書之篇卷,以便檢閱原書。若各條成語其意義或出處有相互之關係者,則採「參閱」或「詳」之互見方式。遇字音特殊者,則加音讀,並附注音符號。〔增編成語典〕則新增成語2,000餘條,對於以往一些辭書中未知出處、未明其源流或解釋有謬誤之成語,皆加以查證修訂。
  全書依部首排列,書前附部首檢字和部首索引;書後附分類索引,其作用可比類...
〔兒童智慧的起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智慧的起源〕係瑞士發展認識論者皮亞傑(J. Piaget, 1896~1980)於一九三六年出版的法文著作,由寇克(Margaret Cook)譯成英文,於一九五二年首次由國際大學出版部(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刊行。此書與其另一本著作〔兒童現實的建構〕(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in the Child,一九三七年法文版,一九五四英文版)同為皮亞傑研究嬰幼兒發展的基本重要著作。
  此書旨在探討兒童早期(從出生開始至二十四個月)敏捷行動的發展,涉及感覺動作智力(sensorimotor intelli...
〔殘障兒童教育法案〕(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殘障兒童教育法案〕又稱〔九四之一四二號公法〕(Public Law 94-142),係於一九七五年十一月由美國總統簽署前於一九七八年九月一日起生效。代表美國政府歷年來對殘障兒童之教育權益,在法律上所做的最大努力。該法案規定各州政府應為所有三至十八歲的殘障兒童,提供免費而適當的教育。其主要目標有四:(1)保障所有的殘障兒童及青少年,可獲得適合其需要的特殊教育方案;(2)確保為殘障兒童及青少年所提供的特殊教育,其決定過程公平適當;(3)建立各級政府有關特殊教育管理及預算等明確的程序;(4)聯邦政府積極補助州政府及地方政府辦理特殊教育。
  此法案揭示六項關鍵性的原則,而為美國近...
〔什麼知識最有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係長久以來人文主義學者作為評量課程價值的標準。在身心二元論中,認為感官困於物性,而心靈則由於其非物質性與精神性而受到重視。因此,心靈學科用文法、修辭與邏輯等三藝,比需經由感官才能學到的學科如科學及技藝等,較具價值。
  十七世紀以來,由於現代科學的蓬勃發展,使衡量學科價值的規準也有所修正。第一位以功利學說將學科價值做等級排列的學者,為英人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斯賓塞發表的論文〔什麼知識最有價值?〕刊登於一八五七年的〔西敏寺〕(Westminster)雜誌,該文受英國功利主義之影響,並且接受達爾文進化論的主張,而將有助...
〔斯比智力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斯比智力量表〕是推孟(L.M. Terman)等修訂〔比西量表〕(Binet-Simon Scale)而成的個別智力量表。〔比西量表〕,原為一九○五年法國比奈(A. Binet)與西蒙(T. Simon)編製而成,主要在測量兒童的普通能力,是世界上第一個個別智力測驗。其後經美國高達德(Goddard)、科爾門(Kullmann)及推孟(Terman)等人的修訂,尤以推孟一九一六年所修訂的〔斯比智力量表〕最著名,應用也最為廣泛。推孟後又經一九三七年、一九六○年、一九七二年及一九八三年共四次修訂,使量表更為進步,同作為測量學齡兒童智力的有效工具。〔斯比智力量表〕在我國已有四次修訂,分別為民國...
〔學前兒童語言發展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前兒童語言發展量表〕的主要目的在評估二歲到五歲十一個月幼兒語言的發展,使一些被認為有語言障礙的孩子,能經由標準化的測驗評估診斷,能做適當的建議或治療。
  〔學前兒童語言發展量表〕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由榮民總醫院復建醫學部與師大特教中心,根據辛馬門等(I.L.Zimmeman、V.G.Steiner及R.E.Pond)所編製的〔學前兒童語言發展量表〕(Preschool Language Scale, PLS)修訂完成。
  此份量表主要包括兩個分測驗:
  1.聽覺理解測驗:計有三十二題,一百一十三項,題目的範圍非常廣,例如遵從指令、自我形像之認識...
〔比西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國教育部於一九○四年指派一個委員會,研究學業成績低落兒童,究竟是由於智能不足或是由於教育不當所造成的。該國學者比奈(A. Binet)與西蒙(T. Simon)二氏經過一年的實驗研究,於一九○五年合作編製完成世界第一套個別智力測驗,稱為〔比西量表〕。該量表包含三十個由易而漸難的試題,旨在測量兒童的判斷力,以兒童答對題目的多寡作為鑑定兒童智力的標準。
  〔比西量表〕編製完成後,經過幾次的執行,於一九○八年第一次修訂;包含五十八題,所有題目依年齡分組,從三到十三歲構成不同年齡組題目,採用心理年齡方式記分,並且以巴黎地區兒童的測驗分數建立常模,此次修訂首用心理年齡觀念,是此觀念在心...
〔告德意志國民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普法戰爭期間,普魯士哲學家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曾從軍以貢獻一己之力。及至普魯士戰敗,普法簽訂和約,法軍占領柏林,他以嚴肅的心情,於一八○七年至一八○八年,在柏林科學院作了十四次的公開講演,後來集成〔告德意志國民書〕,於一八○九年出版,一九七○年曾經再版。在十四次的講演中,有關教育的為第二講、第九講、第十講。他主張以教育的方式來復興日耳曼人的文化、道德與民族精神。因此他的教育被稱為「新教育」(Neue Erziehung, new education),〔告德意志國民書〕中的三講,就是以「新教育」為中心。其重點為:
  1....
  〔派代亞人文教育改革建議報告〕是由美國人文主義教育哲學家阿德勒(Mortimer J. Adler)所領導的研究小組(The Paideia Group)在一九八二年所提出的一分教育改革建議報告書,中譯又稱之為〔派代亞人文教育改革計畫〕。這本建議報告書可說是一九八○年代的人文主義教育學者對美國基礎學校教育的改革宣言。在此建議報告書發表之後,引起了教育界廣泛的爭辯和迴響,為了回答這些人士所提出的疑難問題,研究小組又於一九八三年發表第二本報告書,名稱為〔「派代亞計畫」的問題及其可行性〕(paideia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在一九八四年又提出〔派代亞課程計畫〕...
〔嬰兒氣質評估問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嬰兒氣質評估問卷〕主要目的在評估出生到八個月幼兒對內外在刺激的反應方式。此問卷係由臺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兒童發展研究小組於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修訂自美國凱利(Carey)及麥克大衛(McDevitt)(1978)等人所設計的〔嬰兒氣質問卷〕(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ITQ),而凱利於一九七○年將NYLS收集的資料簡化為選擇式的問卷。
  〔嬰兒氣質評估問卷〕包括九個項目,共九十五題,以下分別介紹內容及分布題項。
  1.活動量:指孩子全天的活動中,其動作節奏的快慢及活動頻率的多寡。
  2.規律性:指孩子反覆性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