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那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故。如:「我這般吃苦,到底是為那般?」
|
飛鴻印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雪泥鴻爪」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引)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1>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注解〕
(1) 飛鴻:飛雁。
|
碧紗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王播少時孤貧,寄食於揚州惠昭寺木蘭院。寺僧憎惡播,常於飯後始鳴鐘,待播至,飯已畢,播有感而發,遂題詩於寺壁。後播貴,舊地重遊,見昔日所題詩,皆已用碧紗籠罩,因又題:「二十年來塵撲面,而今始得碧紗籠。」典出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後比喻因身分地位提高,連帶詩文亦受重視。唐.張仁溥〈題龍窩洞〉詩:「他日各為雲外客,碧紗籠卻又如何?」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二齣:「留題處盡名登仕途,那討個碧紗籠句到寒儒。」也作「拂紺紗」、「護碧紗」、「罩碧紗」、「紗碧籠」、「紗籠碧」、「紗籠壁」、「紗為籠」。
|
逆取順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以正道取之而以正道守之。《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法正傳.龐統》:「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隋唐演義》第三七回:「主上摧刃父兄,大綱不正,即使修德行仁,還是個逆取順守。」
|
情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一切情感、愛戀。《宋書.卷六十六.何尚之傳》:「姨適沛郡劉璩,與叔度母情愛甚篤。」唐.杜荀鶴〈喜從弟雪中遠至有作〉詩:「便均情愛同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
|
傍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右兩側,附近的地方。《三國演義》第二回:「傍邊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傍邊有個花園,賣茶的人說是布政司房裡的人在此請客,不好進去。」
|
破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半月。漢.無名氏〈古絕句〉:「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
否極生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後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今寡人冀得免於軍旅之憂而復反。……何大夫之言,不合於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
|
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鄉的人。《左傳.莊公十年》:「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論語.鄉黨》:「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
品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評論人物,定其高下。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從杜先生一番品題之後,這些縉紳士大夫家筵席間,定要幾個梨園中人,雜坐衣冠隊中,說長道短,這個成何體統!」也作「題品」、「題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