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進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用賢能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國君進賢,如不得已。」
|
飢寧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飢不擇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像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但因為欠缺一個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使得長久處在暴政之中的人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的人一樣急切,所以若是齊國在此時施行仁政,和古代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飢不擇食」這句成語,就從「飢者易為食」演變而出,用來指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亦用來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
|
方孝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年後的中華民國實現了。這種實踐一部分是受到西潮的影響,但最主要的是我國文化上的薪傳。而正學先生是自孟子以後,把這薪火點燃的第一人!=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十二》台灣商務印書館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new_page_77.htm
|
百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百個腳步的距離。古人常用為射箭時射程的標準。如:「百步穿楊」。《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三國演義》第五六回:「操欲觀武官比試弓箭,乃使近侍將西川紅錦戰袍一領,挂於垂楊枝上,下設一箭垛,以百步為界。」
|
不與不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合道義的事物,則不給人,也不取之於人。語本《孟子.萬章上》:「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如:「他為官廉潔守法,不與不取,贏得大家讚譽。」
|
掊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賢良的人。《孟子.告子下》:「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
|
保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持天然本真。《淮南子.氾論》:「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楚辭.屈原.卜居》:「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也作「葆真」。
|
費半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而人民心裡喜悅的程度,會就像脫離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
|
孟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的母親。仉姓。曾經三次遷移其居,以激勵孟子勤奮學習。後世奉為賢母的典範。
|
同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一家人。如:「兄弟同室,如果鬩牆相爭,不會令人恥笑嗎?」《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