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5956 ms
共 10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炭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炭末和泥土擣緊所製成的圓柱狀燃料,可用來燃燒取暖。制法似土墼,因此得名。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諸色雜貨》:「供香餅炭墼,并挑擔賣油。」
|
洗心革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舊有的心思及志向。比喻改頭換面,澈底悔悟。《周書.卷二三.蘇綽傳》:「凡諸牧守令長,宜洗心革意,上承朝旨,下宣教化矣。」也作「洗心革志」。
|
東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秦時居於中國及匈奴之東的北方游牧民族。
|
塔吉克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多兼維吾爾語、柯爾克孜語,使用維吾爾文。以畜牧為生,兼營農業。家庭一般為三代同堂,以男性為家長。行一夫一妻制,流行早婚,也流行堂、表聯姻。信仰回教。
|
津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辦理喪事。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八.恩霈軍民》:「軍妻老幼,月支贍家米糧,隨軍日支券糧,功成則轉資給犒,如陣亡,官給津送。」《水滸傳》第二一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時疫死了,這閻婆無錢津送,停屍在家,沒做道理處。」
|
裕固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其族源於河西回鶻,也稱為「甘州回鶻」。其後為西夏攻散,部族匯成黃頭回鶻,後為元代所統治。族群融合了蒙古、藏族、漢族等,其自稱為「堯呼爾」,即取為裕固族稱。今聚居於甘肅西部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與酒泉縣黃泥堡。一部分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另一部分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皆通漢語文。信奉喇嘛教,保有祭祖習俗。擁有豐富的民間文學作品。主要經濟來源為畜牧業與狩獵,黃泥堡地區的裕固族並從事農業。
|
踏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色、訪求。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九.顧覓人力》:「如府宅官員,豪富人家,欲買寵妾、歌童、舞女、廚娘、針線供過、麤細婢妮,亦有官私牙嫂及引置等人,但指揮便行踏逐下來。」
|
鄂溫克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鄂溫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的人」。其原住地在貝加爾湖一帶,曾被稱作「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今分布在輝河、伊敏、巴彥托海鎮、巴彥嵯崗、錫尼河東及嫩江支流、興安嶺等處。人口約二萬六千餘。經濟以農、林、漁、牧業為主。社會組織分氏族(哈拉)及家族(莫昆)。婚姻行一夫一妻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的通古斯語支。信仰以薩滿教為主,亦有信喇嘛教、東正教者。薩滿教為泛靈信仰,每一氏族都以一種鳥為其圖騰。
|
過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味醇厚的美酒。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六.酒肆》:「若酒力高美者,牌額賣過山之名,其言一山、二山、三山之類是也。」
|
塔塔爾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古代常稱為「韃靼」,後為元代蒙古的族屬,曾在十五世紀時建喀山汗國,自十九世紀後,部分族人陸續遷居於中國,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阿爾泰、昌吉等地。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恰普恰克語支,兼用維吾爾、哈薩克語。兼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以經商、手工業、牧業為生。家庭實行小家庭制。子女婚後與父母分居,但仍贍養父母,倫理觀念甚重。信仰伊斯蘭教。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