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敕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視與編排法令。南朝齊.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五:「改憲敕法,刑德之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明罰敕法,則辭有秋霜之烈。」
|
重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厲處罰。如:「酒駕應予重懲,以示儆效。」
|
明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一種刑罰。將犯人去其冠飾,書其罪狀於背。《周禮.地官.司救》:「三罰,而士加明刑,恥諸嘉石,役諸司空。」漢.鄭玄.注:「加明刑者,去其冠飾,而書其邪惡之狀,著之背也。」
|
塞源端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班固認為必須要從源頭開始清理、從根本開始整頓,也就是從檢討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當的法令,重新衡量罰則的輕重,才能使社會達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樂的生活。後來「正本清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決問題。出現「正本清源」的書證如《晉書.卷三.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於置胤樹嫡,非所先務。」
|
白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代一種刑罰。令犯法的婦女擇挑白米,以供祭祀之用。《漢書.卷二.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
|
滿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一種刑罰。將罪犯遷移到數百里外的州縣,罰做一至二年不等的苦工,最長期限不超過三年,稱為「滿徒」。《六部成語註解.刑部》:「滿徒:徙其人於數百里外之州縣,罰作苦工一二年不等,至多以三年為限謂之。」
|
折長補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有餘補不足。《韓非子.初見秦》:「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里,名師數十百萬,秦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也作「絕長補短」。
|
直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呢?」這件事讓地方父老稱頌不已。劉寬當官後,對待下屬也相當寬容。如有犯錯,也只用草鞭打,目的只是在處罰,而不傷人,有好的績業也歸功於下屬。出巡地方時,常與當地文人討論經義,與地方父老閒話家常,並訓勉少年做人處事的道理,使地方人士都受到他的影響而感化。由於他這種寬厚穩重的性格,使他即使面對急迫的事,也都不會因慌張而大聲說話。《後漢書》裡用「未嘗疾言遽色」來表示劉寬,處事一直相當穩重。後來「疾言厲色」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
|
高下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大權,任意賞罰。《晉書.卷九八.王敦傳》:「身欲北渡,以遠朝廷為名,而密知機要,潛行險慝,進人退士,高下任心,姦狡饕餮,未有隗比,雖無忌、宰嚭、弘恭、石顯未足為喻。」也作「高下在心」。
|
朝不圖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無法為晚上的事預先謀畫。比喻情況危急,不能作長遠的打算。唐.柳宗元〈上廣州趙宗儒尚書陳情啟〉:「某天罰深重,餘息苟存,沉竄俟罪,朝不圖夕,伏謁無路。」也作「朝不謀夕」、「朝不慮夕」。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