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蟹不如一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一代不如一代
纖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塵不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時,一代高僧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有七百多名弟子,他想從中選擇一位來繼承衣缽,便要他們每人做一首偈,看看誰的修行最好。當時大家都公推最傑出的神秀,而神秀也毫不退讓地站出來,在牆壁上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這四句的意思是說,身如樹,心如鏡,隨時勤於擦拭,必能常保潔淨,不沾灰塵。神秀的意思是要人在修行時,能夠斷絕俗欲,保持心靈純潔。弘忍大師看了這首偈後,大為讚賞,說以後修道之人若能遵守這四句話,便能修成正果,還要其他弟子們誦念。當時,弘忍的另一位弟子慧能聽到同學誦念這首偈,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
蕭麗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的作品當中,作品中反映出老一輩台灣人的傳統觀念(如:加入鄉土式的民俗信念、古人的說話表達方式),上一代傳統婦女權無私心的奉獻精神也出現在作品中。她的作品大量運用閩南語方言,少有強烈的人物性格的設計與衝突,文字平實、洗練、情景生動,反映人們的心理、社會現實,並家鄉為背景。蕭麗紅的小說對女性的描寫上,遠比對男性的書寫充滿感情且形象鮮明。尤其是對女性心理的掌握、對女性的認同,以及對女性主體的建立,都是有別於其他女作家的書寫方法。蕭麗紅想表現出女子在社會文化下,想要展現自我時的種種困境,頗具女性意識,也關心到女性生命的本質。以...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里路的坎坷。最後一冊,王鼎鈞要寫他在臺灣看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和付出了什麼。王鼎鈞要用這四本書顯示那一代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這樣宏大的寫作心願,完全顯示出王鼎鈞的豪邁與氣魄。 觀點王鼎鈞自述:一生流亡,閱歷不少,讀書不多,文思不俗,勤奮不懈。 正式寫作由一九四九年算起,迄今未敢荒廢,曾嘗試評論、劇本、小說、詩、散文各種文體,自己最後定位於散文。已出版『左心房漩渦』等散文集十四種,其它十一種。在台灣為及早力行將小說戲劇技巧溶入散文之一人,誦前人「良工式古不違時」之句日求精進。為基督信徒,佛經讀者,有志以佛理補基督教...
鳴鐘列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回中,冷子興談及寧、榮兩府的衰敗時,便感嘆道:「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如日方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子讚揚君主的頌辭。語本《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後多用以比喻事物有美好的發展前景。如:「他在服裝設計方面的表現,如日方升,假以時日定可享譽國際,成為一代宗師。」
一團和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程集.河南程氏外書.卷一二.傳聞雜記》明道先生1>坐如泥塑人2>,接人3>則渾4>是一團和氣。 〔注解〕 (1) 明道先生:程顥,字伯淳,西元1032∼1085,號明道先生,宋洛陽人。為學出入於老釋,終返於六經,為一代大儒,與其弟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派。著有《識仁篇》、《定性書》等,合在《二程全書》中。 (2) 泥塑人:用泥土塑成的人像。形容人呆板而靜止不動。 (3) 接人:與人交往。 (4) 渾:完全。
馬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加拿大傳教士,是北臺灣最早的傳教者,也是推動西式醫療與教育的先驅。 生平祖籍蘇格蘭,父親那一代才移居加拿大。馬偕自師範學校畢業後,曾經擔任幾年小學教員,後來進研究所修習神學。1871年申請到外國傳教獲准,次年抵達台灣。當時臺灣北部雖然人口眾多,但傳校士都集中在南部,因此馬偕自願前往淡水傳教。在每天向當地人學習臺語的努力下,不到半年馬偕已經能用臺灣做簡單的講道。(註1)但是當時民間對基督教的不了解與敵意,加上衛生和交通的不便,使馬偕在臺灣初期的傳教工作備...
涂爾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教育的定義2 教育的功能3 國家在教育上扮演的角色4 教育的影響手段 教育的定義(1) 教育即是一個社會化的歷程。教育是年長一代和年輕一代的互動中,年長一代對年輕一代所施的影響。只有成年人施於年輕人的影響力,才是我們所應關切的「教育」。此外教育不該取決於生長條件或環境而給予不同的教學內容。(2)...
蔡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惜蔡邕的才學,勸王允赦免蔡邕,太尉馬日磾(音密低)對王允說:「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後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無名,誅之無奈失人望乎?」王允曰:「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戎馬在郊,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後令吾徒並受謗議。」邕遂死獄中。  曾于《曹娥碑》背面題八字隱語「黃絹幼婦,外孫虀臼。」為楊脩所道破:「黃縜乃顏色之絲也。『色』傍加『絲』,是『絕』字。幼婦者,少女也。『女』傍『少』字,是『妙』字。外孫乃女之子也。『女』傍『子』字,是『好』字。虀臼乃五辛之器也。『受』傍『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