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3.0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殫精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臣仰惟陛下深維天下之大本,立儲宮以安社稷,置僚佐以輔導之職,真一代之盛典也。臣偎以庸陋,備員其間,且得執經,從容以侍。承華千載,榮遇非所宜得。思欲殫智竭慮,以稱陛下任使之意,補太子聰明之餘。
高談闊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董西廂》卷一:「高談闊論曉今古,一個是一方長老,一個是一代名儒,俗談沒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賦,其中《典論.論文》是文學批評的重要論著之一。曹丕對於文學的愛好,實有家學淵源。父親曹操不但是一代梟雄,也是著名的詩人;弟弟曹植的文采則更是不在話下,後人譽為「才高八斗」。父子三人對建安文學的蓬勃,更是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曹丕在《典論.自敘》一文裡記述了父親曹操勤於治學,即使身在軍隊之中,軍務繁忙之際,仍隨時拿著書本閱讀,以充實自己,並常跟曹丕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學習容易、思慮專一,但等到長大,就容易忘記所學。曹丕以父親的話自我勉勵,即使年長之後,仍舊不斷努力學習。後來《典論.自敘》原文的「手不釋卷」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人勤奮好學。
傾囊相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所有交付或傳授給對方。如:「老師傅將一身絕學傾囊相授,希望能將這項精緻的傳統技藝傳給下一代。」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西元421∼465?,字明遠,南朝宋東海人。文詞贍逸,詞采華麗,常表現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在劉宋一代的詩人中最為特出。曾為前軍參軍,世稱為鮑參軍。 (4) 文詞贍逸:文詞富麗超絕。 (5) 鄙言累句:粗俗的言詞,累贅的文句。〔參考資料〕 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二○.以花薰酒》馮開之嘗云:「用三白酒或雪酒,不滿瓶,虛二三寸,編竹為十字或井字障口,不令有餘不足。新摘茉莉數十朵,線繫其蒂懸竹下,令齊,離酒一指許,用紙封固,尋日香透。」余倣為之,香則噴鼻而酒味變矣。不論酒而論香,是為喧客奪主,開之未解此中趣者。
寥寥無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馮班《鈍吟文稿.龔鄞僧詩序》:「東 先生文章蓋一代,門徒數千人,而絳帳之前,如戴崇、彭宣者寥寥無幾。」
膠柱鼓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膠柱鼓瑟」典源作「膠柱調瑟」,出自於文子引用老子的一段話。老子說:如果有人單拿一代的法制,卻要求能歷代適用,以為不能有所不同。這種作法,就好像有人先用膠把瑟的弦柱黏住了,再來演奏它,就無法彈出高低的音調了。事實上,通達道理的人會隨時勢環境變化來通權達變,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所立法制也就不同。上古君王所立法制和今日所以會不同,並非今日故意要去和他們有所不同,而是古今時勢已經改變了。所以後代的君王不應一味依循古有的法制,而是要去學習古代君王因應時代需求的立法觀念,掌握這種觀念才能順著新的環境而有所調整變化。後來「膠柱鼓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變出,用來比喻做事拘泥而不知變通。
鐘鳴鼎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富貴人家吃飯時,擊鐘為號,列鼎而食。形容生活極為奢華。唐.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紅樓夢》第二回:「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也作「擊鐘鼎食」。
德高望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高望重」原作「德隆望重」。自從東晉大臣謝安病死後,晉孝武帝便將大權交給他的弟弟會稽文孝王司馬道子,由司馬道子與其子司馬元顯把持朝政。司馬元顯是司馬道子的長子,因家世顯赫,周圍的人對司馬元顯極盡奉承巴結之能事,讓司馬元顯自以為是一代英傑,無人可比。孝武帝也因他有輔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劉氏是會稽王夫人,所以讓他享有高官厚祿,使司馬元顯更是目中無人。太皇太后駕崩時,孝武帝召司馬道子入宮,司馬元顯認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聲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懾於司馬元顯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後來「德高望重」這句成語就從原文「德隆望重」演變而出,用來指品德高尚,極有聲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父子相繼稱為「一世」,即一代。《字彙.一部》:「世,父子相代為一世。」如:「五世其昌」、「秦二世」。《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孫子,本支百世。」《三國演義》第五回:「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