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理學上指在沒有其他形式的能量進出時,能使物體吸收後升溫,釋放後降溫的能。[例]熱量、加熱、導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相位、偏振方向、傳播方向都一致的。3.光為直線傳播,簡言之光是直線運行的,也不需要任何介質,但在其他物體的重力場的影響下,光的傳播路徑會發生偏折,最顯著的就是黑洞的影響。 光譜讓一束白光通過繞射光柵就能形成一個光譜。這使得白光中不同的波長的光分開而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光譜。<註3> 反射定律<註2>1.入射線、反射線各在入射點法線之異側,且三線在同一平面上。2.入射角=反射角 光速<註2>1.所有的電磁波,不論波長為何,在真空中的波速均為光速。2.在真空中的光速約每秒繞...
得意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從李邕的書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風格,領悟到書法的傳承性,可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邕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變而出,指文學藝術創作上,取其精神而捨其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時,雄蟬的鳴叫就會開始變的比較柔和;但相對的如果靠近的是一隻雄蟬,則原本的聲音就會叫的更大聲,邀請其他雄蟬過來,一起唱得更大聲。而雄蟬的鳴聲雖然響亮,特別的是其實不是用嘴鳴叫,而是用腹部鳴器的傑作。每隻雄蟬都有一對鳴器,包含共鳴室、發音筋和鼓膜。所以在雄蟬求偶時,發音筋就會開始伸縮,每分鐘振動鼓膜約100次,好像打鼓一樣;而共鳴室就很像擴音機,把鼓膜振動的聲音擴大得更響、更亮,傳得更遠。(註2)2. 蟬的體型在昆蟲中算是大型的,在台灣最小型的草蟬也有一公分以上的體長。台灣常見的蟬有熊蟬(屬於大型蟬)、薄翅蟬(長約3公分...
逕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行動而不必考慮其他因素。如:「下月聚餐,不再通知,請各位屆時逕行前往飯店參加。」
著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文字描繪、陳述。[例]這篇旅遊介紹側重遊覽路線,其他方面著墨不多。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春秋》六經(俗稱為六藝),六藝中的《樂經》很早就亡佚了,《漢書·藝文志》中已無此書的記載。其他五種著作就稱為“五經”。漢朝時,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立於學官。唐朝時五經中的《儀禮》改為《禮記》,沿用至今。後來經書的內涵不斷擴大。《後漢書·趙典傳》和《三國志·秦宓傳》中都有“七經”的記載,但未記載是哪七部典籍。後人有六經加上紀錄孔子言行的《論語》;東漢將五經加上《論語》、《孝經》;五經加上《周禮》、《禮記》三種說法。唐代時有“九經”的記載,後人認為是五經加上《論語》、《孝經》、《周...
朋比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主最忌諱的就是結黨營私的小人,他們是以利益為趨向,完全不顧忠義道德。而正直的君子,則盡忠職守,不圖其他的利益,所以常常被奸人所陷害。如同漢朝的名節正直之士,彼此同心而愛國,但是卻被那些宦官小人所憎恨,所以就製造了黨錮之禍,想要消滅這些正人君子。以私利為趨向的人,因為都同樣擁有個人的私心,經常互相勾結做壞事。而遵守正道的人,就會遭到小人設計陷害、毀謗,往往不得善終。小人總是經常奸計得逞,而正直忠貞之人卻總是無法戰勝,這樣的形勢,身為一國的君主,怎能不加以戒惕!」後來「朋比為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互相勾結做壞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伯利亞虎西伯利亞虎曾經生活在遍布亞洲東北部廣大針葉林地帶,所以也叫東北虎,牠們體格壯碩,明顯有別於其他虎類,雄虎身長可達四公尺,體重超過300公斤。牠們的頭骨相當重,口鼻部也比印度虎寬闊,也更有力。西伯利亞虎的棲息地氣候夏天炎熱,冬天天寒地凍。為了生存,身上的毛比亞洲其他地方老虎的毛長,而且濃厚,整體毛色比其他虎要但一些。目前,因為受到獵人的捕獵,牠們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偏遠的...
形單影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單影隻」指身形和影子都是單獨一個,也就是孤孤單單一個人的意思,見於唐代文人韓愈的〈祭十二郎文〉。韓愈兩歲時,父母便相繼過逝,他依靠著哥哥韓會過活。十一歲時,韓會因病而死,其他兩個哥哥也早亡,於是韓家後代就剩韓愈與韓會留下的子嗣十二郎。韓愈與姪子十二郎年齡相近,感情很好,一直到韓愈十九歲前往京城時,兩人才分離。而分開後的十年間,他們只見了幾次面。正當韓愈思鄉情切,打算歸返與十二郎相聚時,卻傳來他的死訊。韓愈得知消息,悲痛萬分,於是寫下這篇感人至深的〈祭十二郎文〉,一字一淚,至今讀之仍是教人鼻酸。其中一段寫到兩人在世上的孤苦無依,文云:「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