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11.361 ms
共 6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見於漢.賈誼《新書.數寧》。賈誼(西元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為文學家兼政論家。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遭毀忌,出為長沙王太傅,遷為梁懷王太傅,後懷王墮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年餘亦卒,世人稱為「賈太傅」、「賈長沙」,又稱為「賈生」。所著《新書》共十卷,內容主在懲秦之失,並對漢初君主提出各項治安策。賈誼在書中論到天下情勢,認為很多人都說如今天下已經安定,只有自己敢冒大不韙,說天下尚未安定。他又認為這些人並非愚者,看不清天下大勢,只是為了阿諛諂媚皇帝,所以故意說出和違背事實的話。這種行為,就好比把火放在木柴下面,然後躺在木柴上面,只因火尚未燒到,就覺得安,這是貪...
|
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
(2) 方進:翟方進(?∼西元前7年),字子威,漢上蔡人。少孤,從博士學《春秋》,以射策甲科為郎,永始中擢丞相,封高陵侯,兼通文法,以儒雅緣飾吏事,號為「通明相」。後因政治鬥爭,被成帝賜詔書自殺,諡恭。
(3) 薨:音ㄏㄨㄥ,古代諸侯或大官死亡皆稱為「薨」。
(4) 阿黨:結黨徇私。阿,音ㄜ。
(5) 橫厲:縱橫凌厲。形容氣勢威猛。
(6) 熏轑:燻灼;威脅。轑,通「燎」。〔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臣聞先王之政,賞不僭,刑不濫,與其不得已,寧僭不濫。故唐堯著典,『眚災肆赦』;周公作戒,『勿誤庶獄』;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
餞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酒食為人送行。[例]他即將赴美攻讀博士學位,臨行前大夥為他設宴餞別。
|
疲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bèi yú bēn mìng釋義︰即「疲於奔命」。見「疲於奔命」條。
01.宋.何去非《何博士備論.鄧艾論》:「姜維以摧折之師,憊於奔命。」
|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全文一百三十篇,自司馬遷歿就有十篇散失“而十篇缺,有錄無書。”《漢書·司馬遷傳第三十二》。西漢博士褚少孫補之。但其中有些也有可能更有後人補之,如《孝武本紀》摘抄於《封禪書》,褚少孫雖才識不足也不至於如此。另有唐司馬貞補《三皇本紀》。 批評 班固批評《史記》,說它“是非頗謬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干寶對《史記》不滿,《史通·二體...
|
不動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動聲色」原作「不發聲色」。韓愈是唐代文學家,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氣勢宏偉、融會古今,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他因為學高識廣,曾任國子博士,相當於今天的國立大學教授,頗負盛名。當時的中書令許國公贈予太尉韓公神道碑,請韓愈代為撰寫碑銘。韓愈在碑銘中寫到太尉韓公為人處世的特點:與人保持距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
|
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便的小車。《說文解字.車部》:「軺,小車也。」《漢書.卷一二.平帝紀》:「四輔、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屬皆以禮娶,親迎立軺併馬。」《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
|
微言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微的言論,切要的義理。語本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夫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終而大義乖。」也作「微言精義」。
|
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魯人有自喜者,見長年飲酒,不能釂則唾之,亦效唾之。」唐.韓愈〈太學博士李君墓誌銘〉:「發且止,唾血數十升以斃。」
|
兩河流域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版)。新北市:華威國際。P.32-38(註一)黃碧君 譯(2005)。圖解古文明(初版)。台北市:易博士文化出版。P.50-52(註二)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