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1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見仁見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二.集部.別集類二五.東集》:「至其論《中庸》分八節,獨不用朱子之說,則見仁見智,各有所得。」
廬山真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語出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窺知真相的事物。《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也作「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冷清、寂靜。唐.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夜來去。」唐.王建〈故行宮〉詩:「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明亮。晉.陸機〈齊謳行〉:「營丘負海曲,沃野爽且平。」唐.李商隱〈別薛賓〉詩:「曙爽行將拂,晨清坐欲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宅第、居室。如:「小築」、「雅築」。宋.史浩〈驀山溪.清談無限〉詞:「君侯灑落,卜築開冰沼。三徑直危樓,遍隈、幽花香草。」
頭頭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佛果圜悟禪師碧錄》卷一:「到這裡,言也端,語也端,頭頭是道,物物全真,豈不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直接參與處理。如:「親理家務」。宋.范成大〈桂〉詩三首之二:「越城芳徑手親栽,紅淺黃深次第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古代計算表演段落的單位。《景德傳燈錄.卷十四.潭州雲曇晟禪師》:「藥山乃又問:『聞汝解弄師子,是否?』師曰:『是。』曰:『弄得幾出。』師曰:『弄得六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文選.陸機.赴洛道中作詩》:「頓轡倚嵩,側聽悲風響。」南朝梁.吳均〈與顧章書〉:「蟬吟鶴唳,水響猿啼。」
高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子.湯問》伯牙1>善鼓2>琴,鍾子期3>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4>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5>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注解〕 (1) 伯牙: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善鼓琴者,與鍾子期為至交。 (2) 鼓:彈奏。 (3) 鍾子期:春秋楚國人,生卒年不詳。與伯牙為至交,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子期聽而知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已無知音,乃毀琴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