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32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遇人不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仳離:分離。仳,音ㄆ|ˇ。 (6) 條:長。 (7) 嘯:音ㄒ|ㄠˋ,撮口吹出聲音、或發出高昂長的聲響。 (8) 淑:善良、美好。
餘音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餘音嫋嫋注音︰ㄩˊ |ㄣ ㄋ|ㄠˇ ㄋ|ㄠˇ漢語拼音︰yú yīn niǎo niǎo釋義︰樂聲揚不絕。見「餘音繞梁」條。 01.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依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往下降落。如:「地基下沉」。宋.辛棄疾〈生查子.萬世功〉詞:「紅日又西沉,白浪長東去。」
蕩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振動起伏,多用於指水波、聲音。唐.李白〈惜餘春賦〉:「水蕩漾兮碧色,蘭葳蕤兮紅芳。」也作「盪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靜閒。如:「閒情逸致」、「閒雲野鶴」、「日子過得十分安閒自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和諧的聲音。如:「琴韻揚」。漢.蔡邕〈琴賦〉:「于是繁絃既抑,雅韻復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盡頭、最高境界。如:「登峰造極」。《詩經.唐風.鴇羽》:「蒼天,曷其有極?」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頌讚》:「四始之至,頌居其極。」
不時之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時之需」原作「不時之須」,見於宋代大文豪蘇軾的〈後赤壁賦〉。北宋神宗朝,蘇軾遭人誣陷獲罪,被貶謫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在此期間,蘇軾常四處遊覽,曾兩次遊於城外的赤壁磯,並將此地喻為三國古戰場赤壁,借以興發思古之情,寫下傳頌千古的〈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前赤壁賦〉寫於秋季,文中借肅颯之景抒發撫今追昔的感慨;〈後赤壁賦〉作於冬季,文中則借滄桑景物抒發胸中悲涼之意。「不時之須」一語即見於〈後赤壁賦〉,文中描述:蘇軾與兩位好友在夜間漫步,舉頭見到月色美好,於是起了酒興。其中一位友人正巧有尾鮮魚可以下酒,蘇軾便興沖沖地回家向妻子要酒,他的妻子說:「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意...
望眼欲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詩(據《全唐詩.卷二二五.杜甫》引)1>衡岳啼猿裡,巴州鳥道邊。故人俱不利,謫宦兩然。……每覺升元輔2>,深期列大賢。秉鈞3>方咫尺,鎩翮4>再聯翩5>。禁掖6>朋從改,微班性命全。青蒲7>甘受戮,白髮竟誰憐?弟子貧原憲8>,諸生老伏虔9>。師資謙未達,鄉黨敬何先?舊好腸堪斷,新愁眼欲穿。翠乾危棧竹,紅膩小湖蓮。賈筆論孤憤,嚴詩賦幾篇?定知深意苦,莫使眾人傳。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白居易〈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詩。 (2) 元輔:朝廷重臣,亦專指宰相。 (3) 秉鈞:比喻執掌國政。「秉」,執持;「鈞」,製作陶器所用...
驚慌失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不慌不忙、從容不迫、然自得、處之泰然、泰然自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