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伐善無施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 論語 -> 公冶長 典故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 譯文顏淵、季路侍奉時。孔子說:「為什麽不說說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說:「願將車馬和裘衣與朋友一起享用,壞了也不會感到遺憾。」顏淵說:「但願能做到不誇耀優點、不宣揚功勞。」子路說:「您的願望呢?」 補充相似文意:為善不欲人知,凡事不爭功諉過 實例我們做善事,應無伐善無施勞,不可...
|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比喻渺小,微不足道。宋.黄仲元〈一粟窩記〉:「世有一輩人,漫不省立,身行已大丈夫事,日出小技,驕稚朋儕,文章滄海一粟爾,焉能名世。」明.郝敬《論語詳解》卷三:「君子無所爭,言天下無一事一物為君子所爭者,彼自視其身于天地閒,猶滄海一粟。」明.鄭真〈乾坤一草亭記〉:「乾坤之大,周髀不能測,章、亥不能步也。草亭之在乾坤,何啻滄海一粟哉?」
|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沽名釣譽」係由「沽名」及「釣譽」二語組合而成。
「沽名」在《廙別傳》中可見。三國時期的劉廙,見到弟弟劉偉與魏諷交好,就勸諫他說:「結交朋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學習別人的賢能之處。然而現在的人只知道結黨營私,不論人品,完全違背聖人的教誨。我看魏諷這個人,不修養自己的德行,只知道與人結交應酬,虛浮而不切實際,是個故意做作以謀取名聲的人。我勸你要謹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來了!」但是劉偉沒有聽從,後來魏諷果然謀反,劉偉也牽連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儉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
|
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結黨營私。如:「朋比為奸」。《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門可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前可以張網捕雀(羅:張網捕捉)。形容賓客稀少、交往的朋友很少,門庭冷落。也比喻生意清淡。[例]受景氣不佳的影響,很多商店都門可羅雀。
|
不求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神會的地方,便會高興得忘了吃飯。又說五柳先生喜歡喝酒,但因為家裡貧窮,沒辦法常買酒喝,於是鄰居或親朋好友常常買酒招待他,他也不矯揉造作,總是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家。雖然家裡貧窮,他總能自得其樂,常常寫文章來表明自己的志向,不把人世間的名利得失放在心上。除了此篇文章外,陶潛著名的作品尚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歸去來辭〉等,每一篇文章都說明他熱愛田園生活和不願與當時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感情。後來陶潛描述自己讀書態度的「不求甚解」,被視為一句成語,用來指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鑽研字句上的解釋,亦轉用來形容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
感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感觸而發出慨嘆。[例]看到朋友一個個飛黃騰達,他不由得感慨起自己的懷才不遇。
|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據我看起來,那庸人自擾,倒也自擾的有限;獨這一班兼人好勝的聰明朋友,他要自擾起來,更是可憐!」
|
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滿。如:「朋友遍天下」。
|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心叵測」係由「居心」及「叵測」二語組合而成。
「居心」見於《三國志.卷五九.吳書.吳主五子傳》。三國時的孫登是吳主孫權的長子,年少時便顯露才德。貴為太子的他,為人十分親和,對待部屬像對待朋友一般,出外狩獵時盡可能的不擾民,不踐踏農人作物。另外,他事母至孝,親生母親贈予的衣物,必定沐浴後才恭敬地穿上。但可惜在他三十三歲那年,就因病過世了。晉朝陳壽替孫登立傳,並評論說:「孫登居心所存,足為茂美之德。」也就是說從孫登這個人的存心,就知他足以發揮出盛美的德行。
「叵測」則見於《新唐書.卷二○○.儒學列傳下.尹愔》。唐朝人尹愔天資聰敏,他的老師王道珪曾經說:「我這麼多學生裡,就尹生的反應最難預料...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