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11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的辭賦家揚雄博學多聞,喜歡寫賦,早年最賞司馬相如的作品,常常模仿他的風格。後來覺得戰國時屈原的文才比司馬相如更好,但他懷才不遇,投江自殺。揚雄每次讀到他的作品〈離騷〉,都為他對國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貶的憂傷而感動不已,但他並不贊同屈原自殘的行為。揚雄一生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認為受重用與否是命運,自己無法掌握。不得意時就該像龍蛇般沈潛在水中,等待機會的來臨。所以他常取用〈離騷〉的詞句寫文章來論述屈原,其中有兩句「臨汩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就是他認為屈原自己在〈離騷〉裡寫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等,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希望上天能多留點時間,讓他有一展抱負的機會,但最後為何又走上...
聞雞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起舞”,意思是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不這樣想,這是在催促咱們起床練劍啊。”劉琨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大腹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田雯〈題顏修來小照〉:「子詩富強似晉楚,邾、莒割據難平分。巧匠山骨駕韓愈,搖筆白練追羊。誰為寫圖坐怪石,黑髭紅頰如微醺。大腹便便脫巾襪,溪聲湍激耳有聞。」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便以要擊碎和氏璧來威脅秦王。秦王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他齋戒五天的要求。藺相如就趁著五天的緩衝時間,暗中派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秦王發覺,已經來不及挽回,為了顯示自己的度量大,只好放藺相如回到趙國。「完璧歸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物歸原主。
令人髮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莊子·盜跖》:“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 2.語譯形容使人憤慨到了極點,頭髮都豎了起來。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怒氣沖衝、怒不可遏、怒形於色 相反詞喜形於色、興高采烈、歡鼓舞 5.例句為了保險費謀殺太太的暴行,實在是令人髮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詞。單數用法,指比較遠的人、事、物。為「那(ㄋㄚˋ)一」合音成ㄋㄞˋ,再轉成ㄋㄟˋ。如:「我很賞那個人。」
再接再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等〈鬥雞聯句〉詩(據《全唐詩.卷七九一.聯句四.韓愈》引)大雞昂然來,小雞竦而待愈。……知雄動顏,怯負愁看賄。爭觀雲填道,助叫波翻海愈。事爪深難解,嗔睛時未怠。一噴一醒然,再接1>再礪2>乃3>郊。 〔注解〕 (1) 接:交戰。 (2) 礪:磨利。通作「厲」。 (3) 乃:猶然。語助詞,無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興。如:「慶幸」、「幸」、「幸災樂禍」。《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
津津有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到詞、曲,絕對是充滿興味,滔滔不竭。後來「津津有味」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形容創作或賞者興味濃厚的樣子。現在使用的語義更為廣泛,亦可用來描寫食慾盎然的樣子,或直接形容食物的美味。
見獵心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有人打獵,激起舊日的愛好而心喜。#語本宋.周敦頤〈周子遺事〉。後用「見獵心喜」比喻舊習難忘,看見有人在做自己所愛好的事情,便心情愉悅而躍躍欲試。也單指見到喜愛事物而心中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