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7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比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較對照。[例]把這兩件案子的犯罪模式一比照後,可以斷定是同一個人做的。
字詞聯想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由榮格首先在實驗室與實際情境中所採用的。受測者對聯想內容、反應時間,以及反應困擾,都成為分析說謊或犯罪的線索;同時,可以測淂生理上的情緒反應。被選為測謊用的文字,通常涵蓋特殊罪犯的特徵;字詞聯想是否具有測謊的實際價值,仍然是不完全確定的,其效果受到使用情境的影響很大。字詞聯想測驗的另外一種研究,是由肯特和羅山諾夫共同進行的,當時他們將它作為精神疾病的篩選工具。肯特-羅山諾夫自由聯想測驗完全採用客觀計分與統計常模。此測驗計分時,受測者對100個刺激字反應的平均次數,作為共同的指數;在標準化表中找不到的反應是為個別化反應。...
破窗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James Q.Wilson及George L.Kelling提出,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以一棟有少許破窗的房子為例,如果那些窗戶不被修理好,很有可能將會有破壞者打碎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房子內,如果發現無人則佔用那裡,也許就住下來或者在室內放火。又可以想像一條人行道,有些垃圾堆積起來,不久就會有更多垃圾堆...
從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幫助他人從事犯罪行為的人。相對於正犯而言。
刑不上大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社會的一種執禮觀念。指刑罰不加諸大夫的身上,大夫有罪則論其輕重的法則在八議,而非刑書。《禮記.曲禮上》:「刑不上大夫。」唐.孔穎達.正義:「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設其刑,則是君不知賢也。」《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
伏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犯罪受到制裁,處了死刑。《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螘何異?」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因同類的人遭到不幸而悲傷。《水滸傳》第二八回:「我和你是一般犯罪的人,特地報你知道。豈不聞『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三國演義》第八九回:「『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強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律上指對人或物施加暴力,達到犯罪目的的暴力行為,稱為「強暴」。
零容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容忍的態度,期望透過教育的途徑,導正學生偏差概念與行為舉止。但自1990年代以來,美、加校園暴力與犯罪事件仍然頻傳,雖然統計顯示在數量、頻率上不再攀升,但在暴力與犯罪對象上有擴大到老師、社區人士的現象,而在暴力與犯罪類型上有變得更兇狠更致命的趨勢,不僅影響校園學習環境的安全,而且已經危及到校園師生以及社區民眾的生命安全,到達不能容忍必須立即阻止的地步,所以零容忍的政策便在校...
偵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察官為發掘犯罪事實的真相,對犯罪嫌疑人及證據,作不公開的考查、蒐集,以便決定是否提起公訴的程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