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25.6151 ms
共 3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律上指未證明事實的真相,推定為或然者,稱為「認定」。[例]檢察官依偵查所得的證據,認定被告有犯罪嫌疑,決定提起公訴。
|
天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人所應盡的職分。如:「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是警察的天職。」
|
黨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黨附和的人。多指附從為惡的人。[例]警方出動大批警力緝捕該犯罪集團的首腦及其黨羽。
|
逼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迫嫌犯招認。如:「偵訊刑案,要講求證據,不可逼供。」
|
管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教育方式加以管理、指導及訓練。通常使用在情節輕微的少年犯罪行為上,處罰內容為訓誡、保護管束及感化教育。如:「這兩名少年經判決後,已送交少年輔育院管訓。」
|
特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對於已經判刑確定的某些特定犯罪人,國家元首依法特別予以免除其刑之執行,其情節特殊者,得以其罪刑之宣告為無效。
|
芝加哥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造成社會解組,最終減弱了諸多社會控制場所持有的控制力量,如:學生逃離學校而失去控制;如此反而增長了犯罪與偏差行為的環境誘因,而導致地區動亂。芝加哥學派剖析都市的立基點在於都市結構,其關心的是土地使用模式、人口以及各種社會組織在城市各社區裏的分布狀況及密度。雖然都市總是看起來雜亂無章,但該學派眼裡是符合某種潛在的大規則,某些現象或動亂的發生常帶有特定條件的前提,這些看似不相關的事件,卻足以導致新現象成串、有順序的出現;而研究這些人口以及社會組織、土地使用方式,即是由芝加哥學派所帶來的人口生態學。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芝加哥...
|
池魚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殃及池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宋國的司馬桓魋曾受到景公的寵信,權傾一時,家財萬貫,還擁有一顆珍貴的寶珠。後來他因犯罪逃亡國外,景公想要那顆寶珠,便派人去問他寶珠的下落,桓魋隨口答說:「我丟到池子裡了。」眾人便將池水排盡找那顆珠子,但卻一無所獲,且因為沒有水,池子裡的魚都乾死了。宋景公為了要找寶珠,排光池水,使池裡的魚受到無辜牽連。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殃及池魚」,比喻無故受到牽累。另外,漢朝應劭的《風俗通義》裡,也有記載「殃及池魚」的不同故事。他寫到「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的來源,一般的說法是:一個看守城門的人,姓池名魚,城門失火時上前撲救,結果被燒死。但有一本《百家書》...
|
撒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中稱魔鬼為「撒旦」,原指反抗上帝而誘人犯罪的惡魔,他是善的仇敵,是上帝和人類的敵對者。§英satan[例]在基督教裡,撒旦是魔鬼的化身,是黑暗的代表。
|
規訓與懲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用科學知識、科層制度進行各種分配安置,顯示規訓手段的改變。傅柯無意解釋罪犯是怎麼來的,或是為何會有犯罪的行為等等起源或事件發生的原因等問題。他要強調某種機制存在於那邊,原本只是要將一群擾亂社會秩序者關起來,然這件單純事情開始被關注,研究為何這群人這麼不同,觀察顱骨大小、小時候是否被虐待,開始產生心理學、人口學、犯罪學這些學問,為「罪犯」這個身份附加更多的意涵,也同時加以主體化罪犯,試圖讓人正視強調這命題。再從這套認識,於監獄中透過反覆操練、檢查審...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