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35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了男人,她既不幹任何事而且也幹不成任何事。男人怎麼做她就怎麼做,她應把男人當做主人來侍奉,她應畏懼男人,服從和臣屬於男人。」以現代的哲學與社會運動的觀點來看,女性主義的通常以18世紀的啟蒙時代思想家為起源。如瑪莉·吳爾史東克拉芙特(Mary Wollstonecraft)所著《女權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是19世紀之前少數幾篇可以稱得上是女性主義的著作之一。吳爾史東克拉芙特將女性比喻為高貴、社會菁英、嬌生慣養、脆弱以及有知識與道德怠惰的危險,她相信男性和女性...
恐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怕、畏懼。《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西遊記》第三二回:「心無罣礙;無罣礙,方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恐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懼。《易經.震卦.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脩省。」《薛仁貴征遼事略》:「仁貴連飛三箭,射三旗頭墜騎,使遼兵生恐懼之心。」
心驚膽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驚怕畏懼的樣子。如:「小孩子被老鼠嚇得心驚膽跳,久久不敢動彈。」明.陸采《懷香記》第一八齣:「昨夜我官人好端端在此,被春英這小丫頭哄他進去。二更回來,嚇得心驚膽跳,和衣睡倒,今早看他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茶飯不喫,坐臥不安,怎生是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驚恐、畏懼。唐.獨孤及〈代書寄上李廣州〉詩:「推誠魚鱉信,持正魑魅怛。」
對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尉,當時太學生譽稱為「天下模楷李元禮」。凡為他所接納者,稱為「登龍門」。反對宦官專權,曾殺張朔,宦官畏懼。靈帝時,與竇武、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被殺。
兵連禍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載,王莽篡漢初期,匈奴因不服而發難。王莽為了樹立威信,打算以三十萬人,三百天份的糧食,討伐匈奴。將軍嚴尤上書勸諫說:「匈奴為害中國,從周朝、秦朝,一直到漢朝,已經很久了。漢武帝討伐匈奴,戰爭災禍連續不斷,拖延了三十餘年,造成國力疲耗,匈奴才因此受到懲治而心生畏懼。如今天下才剛底定,民力尚未恢復,如果現在還要開戰,實在是不堪負荷。」後來原文中的「兵連禍結」被摘出成一句成語,用來指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
引頸就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伸長脖子等著被殺。指從容就義,毫不畏懼。語本《新唐書.卷一九四.卓行傳.甄濟傳》:「使者持刀趨前,濟引頸待之。」
輕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輕忽怠慢。《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傳》:「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01.《戰國策.秦策一》:「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源)02.唐.司空圖〈解縣新城碑〉:「人皆知恥,道不拾遺;視禮法之率由,信恩威之並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