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移俗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風易俗」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樂記》1>凡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然後發以聲音,而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樂論》。〔參考資料〕 《荀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
變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風易俗」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樂記》1>凡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然後發以聲音,而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樂論》。〔參考資料〕 《荀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
戰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約前369年—前286年)發展道家的無為而治。鄒衍(約前305年—前240年)的陰陽家提倡「五德終始說」。兼取各家學說的雜家,以《呂氏春秋》的帝王學為代表,還有喜歡引用歷史典故和寓言故事的小說家虞初、燕丹子,世稱「九流十家」。戰國時期的連年混戰使軍事理論和技術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孫子兵法》、《鬼谷子》、《吳子兵法》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孔子英文關鍵字:Confucius 出處朱明珠/著。世界歷史,2000年出版,頁16。紅樹林出版社。
井然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正和民之善,億萬之眾而博若一人,如是,則可謂聖人矣。井井兮其有理也,嚴嚴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終始也,猒猒1>兮其能長久也,樂樂兮其執道不殆也,炤炤2>兮其用知之明也,修修3>兮其用統類之行也,綏綏4>兮其有文章也,熙熙5>兮其樂人之臧6>也,隱隱7>兮其恐人之不當也,如是,則可謂聖人矣。 〔注解〕 (1) 猒猒:音|ㄢˋ |ㄢˋ,安靜的樣子。 (2) 炤炤:音ㄓㄠˋ ㄓㄠˋ,明察秋毫的樣子。 (3) 修修:整齊的樣子。 (4) 綏綏:安泰的樣子。 (5) 熙熙:和樂的樣子。 (6) 臧:音ㄗㄤ,善。 (7) 隱隱:憂戚的樣子。
飢不可食,寒不可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吃、不能穿。比喻不實用。《漢書.卷五.景帝紀》:「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終始。」
易俗移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風易俗」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樂記》1>凡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然後發以聲音,而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樂論》。〔參考資料〕 《荀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
忠臣孝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君愛國、善事父母的人。《荀子.禮論》:「使生死終始若一,一足以為人願,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南齊書.卷二五.張敬兒傳》:「今乃勒兵以闚象館,長戟以指魏闕,不亦為忠臣孝子之所痛心疾首邪?」
歛襟危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大夫再拜謁。司馬季主視其狀貌,如類有知者,即禮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馬季主復理前語,分別天地之終始,日月星辰之紀,差次仁義之際,列吉凶之符,語數千言,莫不順理。宋忠1>、賈誼2>瞿然3>而悟,獵纓4>正襟危坐5>,曰:「吾望先生之狀,聽先生之辭,小子竊6>觀於世,未嘗見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汙?」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今夫子所賢者何也?所高者誰也?今何以卑汙長者?」 〔注解〕 (1) 宋忠:漢朝中大夫,生卒年不詳。 (2) 賈誼:西元前200∼前168,漢朝洛陽人,為文學家兼政論家。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遭毀忌,出...
風移俗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風易俗」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樂記》1>凡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然後發以聲音,而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終始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荀子.樂論》。〔參考資料〕 《荀子.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
正襟安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大夫再拜謁。司馬季主視其狀貌,如類有知者,即禮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馬季主復理前語,分別天地之終始,日月星辰之紀,差次仁義之際,列吉凶之符,語數千言,莫不順理。宋忠1>、賈誼2>瞿然3>而悟,獵纓4>正襟危坐5>,曰:「吾望先生之狀,聽先生之辭,小子竊6>觀於世,未嘗見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汙?」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辭之野也!今夫子所賢者何也?所高者誰也?今何以卑汙長者?」 〔注解〕 (1) 宋忠:漢朝中大夫,生卒年不詳。 (2) 賈誼:西元前200∼前168,漢朝洛陽人,為文學家兼政論家。文帝召為博士,超遷至太中大夫,所論列多見施行,因遭毀忌,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